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 第584章 谢幕时的暗手

第584章 谢幕时的暗手(1/2)

    公寓终端的光屏上,时间无声地跳动到六点零一分。

    苏明玥的指尖在加密邮件的发件IP上轻轻一点,一串复杂的代码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展开。

    七重跳转,每一重都像是迷宫中的一道伪门,企图将追踪者引入歧途。

    但对她而言,这不过是陆沉舟惯用的、故作高深的障眼法。

    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掠过,残影未散,终端的“蜂巢”系统已经逆向穿透了所有伪装,最终将光标锁定在一个位于云港金融区核心地带的私人服务器上——陆沉舟的数字堡垒。

    她的目光没有停留,直接落在了符件上。

    那份名为《关于E.M.精神稳定性及决策风险的初步研判》的PDF文件,像一枚淬毒的钢针,扎在屏幕中央。

    署名单位,是她曾经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投行风控部。

    她甚至能想象出,这篇报告是如何巧妙地将她当年那些超前、甚至被视为激进的风险模型,曲解为“认知偏执”与“高风险决策倾向”的佐证。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不是攻击她的成就,而是瓦解她成就的基石——可信度。

    陆沉舟这一击,精准、阴狠,直指核心。

    “思维推演场”在她的脑海中瞬间启动。

    无数条信息流交汇、碰撞、重组。

    那份报告在三个行业闭门论坛的传播路径被清晰地还原出来,像一张精心编织的毒网,目标并非指向需要冗长流程的监管层,而是直扑即将参与德资项目竞标的五家买方联盟成员。

    他们是资本的猎鹰,嗅觉敏锐,也最多疑。

    一份来自权威机构的“内部评估”,足以让他们在合作之初就对她这位独立顾问心存芥蒂。

    苏明玥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被攻击的只是一个与她无关的代号。

    她没有去写一封苍白的澄清邮件,那只会让自己陷入自证的泥潭。

    她调出三年前早已封存的离职档案副本,一页页扫描,上传至一个名为“破茧者联盟”的私有区块链。

    这是一个由一群被主流金融体系排挤、却拥有顶尖才华的“异类”组成的匿名社区。

    她没有长篇大论,只附上了一句冷静而锋利的话:“所有说我疯的人,请先回答一个问题:三年前,是谁批准周曼卿用我的‘潮汐’模型,拿下了那个亚太区年度最佳交易奖?”

    信息发送成功的瞬间,她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

    电话那头,小程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他是她前上司周曼卿曾经最信任的助理,也是当年唯一知道模型真相的人。

    “苏、苏姐……陆沉舟的人找过我,我什么都没说。”

    “我知道,”苏明玥的声音平稳得像一汪深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只要你做一件事。你为周曼卿处理机密文件时,应该留有备份,包括我原始论文的提交日志和系统留痕。”

    “有!我……我保存了一份,在加密U盘里。”对方的声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很好。明天中午十二点整,把它放进市图书馆三楼地理区的第四排第十七架,《中国地形图集》第六册的夹层里。”苏明玥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她知道,老陈会像过去的无数次一样,准时、无声地替她取回她需要的一切。

    上午九点,云港国际会议中心顶层。

    巨大的玻璃幕墙外,云海翻涌,仿佛将整座城市踩在脚下。

    德资企业中国业务出售项目的启动会,就在这里举行。

    苏明玥以“独立顾问E.M.”的身份,安静地坐在长桌的一侧。

    主位上,德方代表海因茨·施耐德,一个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德国男人,正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宣读议程:“本次竞标将采用‘双盲尽调’机制。在第一轮报价前,所有顾问团成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接触卖方高管及核心技术团队。一切判断,必须基于我们提供的数据包。”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然。

    苏明玥注意到,斜对面两家竞争对手的团队中,有人正压低声音交头接耳,目光不时地向她瞥来。

    她能清晰地读懂他们眼神中的揣测与怀疑——那个关于她“精神稳定性”的谣言,显然已经在这里发酵。

    她不动声色,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轻划过,屏幕上浮现出凤凰Ⅱ模型的运算结果。

    那是一份针对买方联盟五家机构的资金偏好与行为模式的深度分析。

    早在三天前,她的“思维推演场”就已经给出了结论:联盟中的三家机构,因其背后LP(有限合伙人)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在这次收购中必然倾向于用最激进的方式压价,甚至不惜牺牲一部分长期利益。

    陆沉舟的报告,对他们而言,或许正是一个用来攻击她、进而压低整个顾问团预期的完美借口。

    茶歇时间,走廊尽头。海因茨叫住了正准备去接水的苏明玥。

    “苏女士,”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