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 第582章 图书馆里的幽灵U盘

第582章 图书馆里的幽灵U盘(1/3)

    冰冷的电子屏上,陆沉舟那张波澜不惊的脸被无限放大。

    苏明玥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滑动,将时间轴拖拽到他被质问核心资产包估值模型的瞬间。

    画面里,陆沉舟的左手稳稳地放在膝上,维持着商业精英无可挑剔的仪态,但他的右手,在桌板之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却近乎无意识地,以一种极具辨识度的节奏,敲击了三下。

    咚。咚。咚。

    短促,沉闷,间隔精准得如同节拍器。

    苏明玥的呼吸骤然一滞,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

    这个暗号,这串独属于父亲的节奏,是他在世时用来标记内部审计文件中违规操作的秘密记号。

    每一次发现无法在明面上处理的财务黑洞,他都会在对应的纸质文件页码旁,用指甲轻轻压出三个几乎看不见的凹痕。

    陆沉舟,他怎么会懂这个只有她和父亲才知道的暗号?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除非,这个暗号的源头并非父亲,而是父亲当年调查的对象,而他,只是学会了“猎物”的语言。

    她没有时间沉溺于震惊,指尖如飞,瞬间切入一个名为“蜂巢计划”的加密系统。

    这是她耗费数年心血构建的商业关系数据库,内部存储着顾氏集团乃至整个金融圈所有关联方的行为图谱。

    输入陆沉舟的名字与“星港资本”作为核心节点,庞大的数据流瞬间开始运算,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屏幕上展开,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活生生的人。

    苏明玥的目标很明确:资产评估。

    她将筛选条件设置为“与星港资本近五年有超过三次合作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技术人员”,网络瞬间收缩,数十个节点黯淡下去,只剩下三个高亮的头像。

    她的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周砚舟。

    此人是宏业评估事务所的首席技术员,过去五年,陆沉舟主导的七个大型并购项目中,资产评估报告的关键部分都出自他手。

    苏明玥立刻调取了这七份报告的电子底稿,启动了自己编写的估值偏差模型进行批量扫描。

    几秒钟后,结果令人心惊。

    七份报告,横跨不同行业、不同资产类型,却呈现出一种高度相似的估值偏差模式——在关键收益预测参数上,系统性地上浮了百分之三点五到百分之五。

    这种偏差微小到足以在正常的市场波动范围内进行解释,但连续七次出现同一种模式,在统计学上,这根本不是巧合,而是人为操纵的铁证。

    苏明玥的眼神变得锐利。

    周砚舟不是共谋者。

    一个精明的共谋者绝不会在所有项目里留下如此明显的个人签名。

    他更像一枚棋子,一枚被握住把柄,不得不在固定的轨道上行走的棋子。

    一个可以被拯救,也可以被利用的突破口。

    她没有丝毫犹豫,打开了一个伪装成学术论坛的陈旧网站,通过老陈控制的市立图书馆内部传真网络,发送了一组加密指令。

    几分钟后,一张A4纸从图书馆档案室的老旧传真机里缓缓吐出,上面印着《本周图书推荐》。

    在众多书目中,《城市测量学原理》这一条显得毫不起眼,但其后标注的借阅编号“G - 4 - 17 - 6”与建议归还时间“次日上午十点前”,却是一串冰冷的密码。

    这是多年前,她与周砚舟在一个城市建模学术论坛上通信时,为了规避平台审查而半开玩笑约定下的紧急联络方式。

    次日上午十点整,市立图书馆的自助还书箱发出“滴”的一声轻响。

    一本厚重的《城市测量学原理》被投入其中。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明玥的电脑终端上弹出一个提示。

    她远程启动了预设在还书箱内部扫描仪中的微型嗅探程序——那是阿Ken在世时为她留下的无数条“遗产”之一。

    程序确认书籍书脊夹层内藏有金属物体,立刻进行病毒与追踪器扫描,三秒后,安全警报解除。

    她轻点鼠标,指令程序读取数据。

    一个压缩包被无声地传输过来。

    解压后,三个文件夹赫然在列:三份未经修改的原始评估底稿,一段长达四十分钟的通话录音,以及一份触目惊心的签字名单。

    录音里,陆沉舟的助理语气平淡地“指导”周砚舟如何“优化”模型参数,并提及一笔笔以“协调费”名义定期打入某海外账户的款项。

    而那份名单,则详细记录了每次接收“协调费”的评估机构内部人员。

    证据链,完整了。

    苏明玥的眼神冷冽如冰,她像一个最高明的拆弹专家,开始对这枚重磅炸弹进行精密的拆解。

    她将U盘内的核心内容复制、分割成四份碎片,每一份都经过了多层加密与信息模糊化处理。

    第一份,被匿名加密邮件发送至证监会稽查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