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四天都在马蹄屯调研。
等他们离开的时候,都没有想着要找赵全军聊聊天。
赵全军也没回马蹄屯看看,全部的事情都交给了梁子、马二满、马荒子还有方金良。
这四个人能把马蹄屯养鹿厂内部的事情都介绍清楚,至于关于走私那一块,估计金副省根本就没想着听吧。
工作组离开了不到半个月。
黑省日报就刊登了七月份养鹿厂年中给乡亲们分红的事件。
然后第二天,计划委就通过了马蹄屯向国营鹿厂收购五百头梅花鹿的计划。
一切都按照赵全军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赵全军的心意发展。
就比如说陆小曼的高考成绩。
...........
1978年8月20号。
赵全军带着陆小曼到县教育局门口看录取分数线和被录取的人员名单。
其实赵全军打个电话给县领导,就有人告诉他陆小曼的成绩。
但查成绩这种事情,还是到教育局门口来看,比较有感觉。
人生三大喜事。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
今天很可能是陆小曼金榜题名的时候,赵全军自然要带她亲自来见证。
“阿军,人好多啊,你估计我能考多少分?”
陆小曼其实已经估过分,她估出来的分数有三百五十左右。
其实陆小曼最吃亏的是外语那一门不算分。
如果要是外语算分。
陆小曼的英语优势在黑省那可就太大了。
“我感觉能有个三百六、三百七。”
赵全军说的话肯定把陆小曼的分数按高了说,但赵全军其实真是文盲,他除了懂几国语言,懂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特种兵也要稍微懂点的知识,就对学习没什么概念了。
让赵全军参加考试,外语不算分。
剩下五门考试科目总分五百分,赵全军能考个一两百都是老赵家祖坟冒青烟。
他这种学渣当然评价不了陆小曼了。
“往前挤一挤,从后面往前看吧,这人也太多了。”
天气炎热,可也挡不住今天来看分数的人。
赵全军感觉兴安县所有人今天都跑教育局门口来查分数了。
他力气大,双手护着陆小曼,一路往前挤,终于挤到张贴榜单的墙壁旁。
幸好文科的榜单在前面,理科的榜单在后面,赵全军和陆小曼也不用重新再挤一遍了。
“阿军,这公告上面写着文理科一共录取了四百九十三人。”
陆小曼指了指榜单最后面贴着的公告。
其实1978年黑省是有体育生、美术生、音乐生的,但兴安没有,所以就只写了文理两科。
“上面还写了国家对边疆考生有优待,分数线降低了不少,小曼你肯定能考上的。”
赵全军大致把公告上的内容看了一遍。
黑省对兴安县还真有优待。
上面的领导考虑到兴安县的教育资源差,所以放低了对兴安考生的要求。
但要求放低了,报考限制也多了,分数低的那些考生只能填报省内的农、医院校。
这种情况算是特招,给出的名额也都是额外的。
“嗯,我们看榜吧。”
陆小曼跟赵全军的眼睛开始在榜单上扫着,分数比较低的那些考生分数都是三百出头。
当初赵全军也是这么猜的,只要五门考试科目都及格了,应该都能有大学可以上,现在一看还真是这样。
陆小曼的名字不在末尾。
他们俩从后面慢慢往前看。
当榜单上的分数到三百四十分的时候,陆小曼明显紧张了起来,她刷着赵全军的手臂,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
赵全军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汗巾,帮陆小曼擦了擦汗。
“别紧张,你肯定能考上的。”
说实话,赵全军就没想过陆小曼会考不上。
陆小曼的父母都是留学回来的精英,陆正德还是大学教授。
陆小曼之前在粤东也把高中念得差不多了。
而且她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赵全军有时候都觉得陆小曼在兴安参加考试,对兴安其他考生有点不公平。
这就好比几十年后。
浙省、鄂省、鲁省、豫省、冀省等等高考强省、高考大省的尖子生跑到偏远地带去参加高考,搞高考移民一样。
不过赵全军虽然知道这不怎么公平,但陆小曼的户口就在兴安。
赵全军暂时也没那个本事把陆小曼的户口挪到四九城,让陆小曼去跟四九城的考生竞争。
三百五十分往后,前面基本就没有多少考生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