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nbp;——&nbp;一群学习机械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是来这里进行实践学习的,由一位资深的教授带队。
教授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一进车间就被那些庞大的机器吸引了。“好啊,好啊!这些都是宝贝啊!”&nbp;他激动地抚摸着一台老式镗床,“想当年,我就是靠操作这种型号的镗床,完成了我的毕业设计。”
学生们则对这些&nbp;“老古董”&nbp;充满了好奇,围着林月轩和陈默问东问西。
“林老师,这些机器都这么旧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精力保养它们啊?”&nbp;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道。
林月轩笑了笑,指着那台大型机床说“你可别小看它们。这些机器虽然老,但它们身上蕴含着老一辈工人的智慧和汗水,也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保养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让它们保持运转,更是为了传承一种精神&nbp;——&nbp;那种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
陈默接着说“而且,这些机器的结构和原理,对我们现在学习机械设计和制造,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很多现代机器的设计理念,都能在这些老机器上找到雏形。”
教授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得好!机械行业,最讲究的就是传承。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月轩和陈默带着学生们深入了解每一台机器。他们不仅讲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历史,还手把手地教学生们如何操作一些简单的设备。
学生们学得很认真,他们对这些老机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在操作一台车床时,虽然一开始很生疏,但在陈默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要领,成功地车出了一个简单的零件。
“太好了!我成功了!”&nbp;男生激动地跳了起来。
林月轩和陈默看着学生们的进步,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这种传承正在悄然进行。
这批学生离开的时候,纷纷向林月轩和陈默表示感谢。
“林老师,陈老师,谢谢你们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东西。”&nbp;那个戴眼镜的男生说,“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也为我国的机械工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会记住这里的,也会记住你们的教诲。”&nbp;另一个女生说。
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的身影,林月轩和陈默仿佛看到了工业的未来和希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博物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一些国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他们对中国的工业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称赞林月轩和陈默的工作做得好。
有一次,一个来自德国的机械工程师参观了博物馆。他对一台精密的磨床赞不绝口“这台磨床的精度,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高的。没想到几十年前,中国就有这么先进的制造水平了。”
林月轩自豪地说“是的,这台磨床是我们厂的骄傲,当年为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关键零件。”
德国工程师竖起了大拇指“了不起!你们能把它保存得这么好,并且还能正常运转,真是太厉害了。”
这次交流,让林月轩和陈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传承本国的工业历史,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月轩和陈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给她取名叫&nbp;“林念”,希望她能记住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
小念从小就在博物馆里长大,对那些庞大的机器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经常会模仿着林月轩和陈默的样子,拿着小抹布擦拭机器,嘴里还念念有词。
“爸爸,妈妈,这台机器叫什么名字啊?”&nbp;小念指着一台铣床,好奇地问。
陈默抱起小念,耐心地说“这叫铣床,它可以在零件上铣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和沟槽。”
“那它厉害吗?”&nbp;小念问。
“当然厉害了!”&nbp;陈默说,“当年,就是用它铣出了我们厂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机器的关键零件呢。”
小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铣床的表面,仿佛在和它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林月轩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种传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下一代的血液里。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林月轩、陈默带着小念,站在红星机械厂工业博物馆的门口,迎接新一天的游客。林月轩的白球鞋,虽然已经有些磨损,但依旧洁白如新,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陈默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小念则在他们身边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