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其调整为一个矩形,那么它长可达1000公里,宽可达600公里。
在这样一块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草原、湖泊、山川、河流、沼泽乃至冻土荒原,丘陵山地。
不同的环境滋养着不同的生物群系,茂盛的植被从高纬度地区一路铺向低纬度地区,气温也随之逐渐升高。
……
陈舟带着保尔一路向南前进。
初升的太阳将光芒洒向原始森林,光线穿过晨雾,形成一条条可视的光通路。
这美轮美奂的丁达尔效应在林中随处可见。
于清晨微凉的空气中,不时能看到体型较小的鹿在灌木中穿梭,时而有狼出没。
不过这些狼并未聚集成大群,大多都是三两只同行,有雌雄一对,也有带着幼狼学习狩猎的。
它们显然无暇顾及陈舟二人,只是专注地追踪着猎物。
北境的秋季并不漫长,残酷的严冬很快就会到来,食草动物割草机一般吞咽着各类植被,食肉动物也在急切地储备脂肪。
如果它们不向更南方迁徙,没有足够的脂肪储备,光是冬季的酷寒就能要了它们的命。
……
昨晚食用烤鬣狗腿勉强填饱了陈舟二人的肚子,但他们已一夜未补充水份了。
陈舟倒还好,保尔的嘴唇已经有些发干。
虽然这个受伤的斯拉夫男人没说话,陈舟却也知道他的需求——
他们该找个水源弄点水喝。
依靠敏锐的听力捕捉着林中的水流声,同时观察食草动物留在林地间的毛发和脚印。
根据动物的痕迹随时调整方向,大概前进了5公里,树木高度陡然一降变成成片的低矮灌木。
在灌木的尽头,纤细的柳树东倒西歪地扎根在泥滩上,一条宽阔的大河横穿过草原,蜿蜒曲折向远方延伸。
口中干渴有一阵子,远远看见河面反光,听见水声,保尔不由兴奋起来,步子也迈得大了。
……
“小心点儿,这个时间段有不少食草动物在河边饮水,它们会引来掠食者,别中了埋伏。”
陈舟提醒保尔,从背后抽出了一根木矛。
这条大河显然是个出色的补给站,他们不仅能在河边获取到水源和食物,还能拾取坚硬的鹅卵石打制成锐利的矛头,河柳又能充当绳子,将石块固定在木棍上制成石锤或石斧。
而且陈舟还能用河柳编织成简易藤甲,用以保护身体,抵御野兽的攻击。
有了这些武器装备的加持,后续无论猎杀野兽还是与其他挑战者产生冲突,他们都能从中获利。
最重要的是,从昨晚洞鬣狗袭击一事来看,陈舟意识到保尔的战斗力明显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在这个处处充满危机,巨兽横行的世界,他努努力或许能如鱼得水,对保尔来说生存却殊为不易。
假如不加强保尔的装备,万一真遇到穴狮、洞熊、硕鬣狗、刃齿虎等大型猛兽,他看护不及时,很有可能直接损失保尔这个同伴。
人类之所以能渡过冰河世纪,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统治者,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帮助。
陈舟知道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远远领先于保尔,但即使保尔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在挑战过程中能为他带来的收益也是远大于他孤军奋战的。
因此为了保护这个同伴,他宁愿多花些工夫,尽量将保尔武装起来——
一个人再强也有休息的时候,更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受伤,有同伴就意味着多一双眼睛,多一个大脑,这份额外容错任何工具都难以补充。
……
保持着戒备,二人离开森林,穿过长满野草的高坡向河边走。
河岸两侧有泥滩也有河沙堆积的沙地,沙地上寸草不生,视野开阔,是食草动物钟爱的饮水地。
在一览无余的沙地,掠食者无法埋伏在草丛中偷袭,即使它们岔开前腿饮水,也不会遭到袭击。
不过沙地固然没有可恨的掠食者,却要与其它食草动物竞争——
不是每种动物都配享有这片得天独厚的饮水圣地。
陈舟最先留意到一群小型鹿类占据沙地。
它们来得很早,整个族群约有二十多只,目测肩高不超过1m,体重大约四五十斤的样子,毛色与枯草一致,呈黄色,上面分布着一些浅白斑点,阳光照在身上闪闪发亮,估计毛发密度不小。
像这类动物,肉质基本都较为鲜嫩,皮毛较为轻薄柔软,适合剥下来做衣服,而且没什么战斗力,只是跑得快些,是陈舟所中意的猎物。
不过还没等他动手,这群小型鹿类就被几只庞然大物给赶走了。
新抵达沙地的动物同样是鹿,但它们的体型可就震撼得多——
这些鹿肩高超过2m,头顶一对巨大的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