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回2005,从学渣开始 > 第225章 事情成了

第225章 事情成了(1/2)

    如李华知道孙主编的想法,一定会大笑一声的。

    文渊根本没有多投的想法,孙主编完全是多此一举了。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你以为想得足够多 足够周到,实际上事情和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又客套几句后,两人约好下次一起出去吃饭,双方都十分满意的挂断电话。

    孙主编洋洋得意,认为自己赚到了一本好书,今年的业绩能达标了,然后能过一个肥年。

    主编这份工作听起来非常风光,其实都是靠着签下好书,才能拿高新。

    靠着保底工资,一个主编奋斗十年,可能在燕京一套房子都买不起。

    李华同样很得意,他帮文渊的书,在燕京出版社出版,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文渊听到这个好消息一定会高兴的。

    当即,他是一个急脾气,看到太阳还没落山,立马的给文渊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远在山城的文渊,拿出自己的手机。

    这手机是他最近才买的,为了联系到李华才买的。

    总共花了5000多,让他本不富裕的钱包更加捉襟见肘,就等着出版《背叛》赚一大波钱。

    他心情复杂的接起电话,现在李华老师打电话过来,不是没有成功就是已经成了。

    “李华老师怎么样?燕京出版社愿意出版《背叛》了吗?”

    听着询问,李华决定开个小玩笑,顺便让年轻人不要太得意。

    “并没有,燕京出版社,那是响当当的大出版社。

    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你一个无名小卒想在燕京出版社出版,简直难于登天。

    老夫联系过了,对方并不看好《背叛》婉拒了。”

    文渊一字一句听完,心情逐渐低落。

    虽然早预料到会失败,但当真正面对失败,还是觉得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心理预期和现实完全是两回事。

    人的侥幸心理,是非常让人头痛的。

    不过,心情低落归低落,他丝毫没有怪罪李华老师的意思。

    李华老师这是帮忙,不管成不成都是有一份情义在的。

    李华老师又是一个前辈,他很是敬重。

    缓了有三个呼吸,他苦笑一声:“多谢李华老师了,既然燕京出版社不行,那我在想想其它办法。

    看看能不能退而求其次,找海城出版社出版。”

    李华感受到文渊话中的诚意,看出文渊是一个人品非常好的年轻人。

    他可是知道,有的年轻人 你帮了他,他才会感谢你。

    你没帮到他,他立刻跟你翻脸。

    人品这方面,李华是彻底服了。

    这让李华更加欣赏文渊,年轻人不骄不躁,日后必然有大出息。

    种种念头只在瞬间完成,李华老师还想试一下文渊的人品是不是真的好,还只是逢场作戏,完全靠着装出来的。

    如文渊是一个装出来的好人品 那便是一个伪君子,他平生最恨伪君子。

    文渊通不过考验,他不在会帮文渊。

    打定主意后,他再次开口:“文渊你还年轻,你现在完全是能在努力拼搏一把的,认真写文,以后肯定能大放异彩。”

    “都听李华老师的,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写文。

    李华老师其实你不用这么说,我自己都被自己给感动了。”

    文渊说完后,拿着电话看着夜空很是愁眉苦脸。

    没了《背叛》的出版,他的财路算是断了。

    得找一条新财路才行。

    音乐室计划一但启动就不能停止,停止下来很可能意味着失败。

    第一次创业,要开门红,绝不允许失败。

    这一刻,他都想去和老爹摊牌,自己想要创业,需要一笔资金支持。

    他会突发奇想,也是没路可走了。

    以往他不敢和家里提自己要创业,那是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有深刻的刻板印象,牢牢给家里人一种不靠谱的形象。

    一旦他说自己要创业当老板。

    还是在十八岁的时候创业。

    更是在高考没毕业之前,那他的老爹就真的敢,把他的腿打断。

    现在却不同往日,在学校拿下月考第一的好成绩。

    在星概念作文大赛拿了一等奖。

    在山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青春》。

    种种举动和结果看来,他都是成长起来了 不再是一个只会胡闹的孩子。

    父母对待孩子,看得不多成绩好,父母就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文渊不仅成绩好,还有名气光环加身。

    想从老爹哪里要到一笔资金不用在担心腿被打断。

    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电话那头传来了李华老师的声音。

    “哈哈,文渊我没看错你。

    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实话跟你说,其实燕京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