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咱也得符合女一号的定位,别说出去《悬崖之上》女一号只拿&bp;80万,男一号拿了&bp;400万,这中间差了&bp;5倍,到时候人家又要攻击我‘重男轻女’‘压榨新人’了。”
张艺某在圈内见多了这种舆论风波,不得不提前考虑。
“行,那就听张导的。”周乐并没有在片酬的事情上多费口舌,毕竟确实没有必要,大导演都是狗大户,财大气粗,自然不看重这&bp;100多万的差距。
而周乐也知道,对方多给了这&bp;100多万,大不了回头换一种形式重新拿回剧组就好。
娱乐圈的人情往来就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主动花点钱帮忙做宣传,又或者买点小礼物送给张艺某都可以。
钱不好赚,但花可太好往出花了,关键是花得舒心、花得有价值。
只是聊完这个话题之后,张艺某忽然看向了门口。
“傅老师来了。”
周乐也随之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中年人从外面走了进来,穿着简单的夹克衫,戴着眼镜,看着文质彬彬,但眼神里带着一股沉稳的气场。
“呵,正聊着呢。”傅若青笑着走进来,声音不高但很有穿透力。
“是啊,傅老师。”张艺某说着就给周乐介绍,“周乐,这位是傅若青傅老师,是现在咱们中影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中影作为国内影视行业的“国家队”,手握最优质的资源和渠道,傅若青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啊。
周乐一听对方的名头,肃然起敬。
在圈内混,谁都知道中影的分量,一部电影能不能拿到好的排片、能不能上院线,中影的态度至关重要。
“傅老师好。”周乐连忙起身握手。
跟这种级别的大佬打交道,低调永远没错。
光看脸的话,周乐还认不出来,但一说名字他就知道了。
傅若青,外面很多人都说是韩三平的接班人,事实上二人也确实是一路的,毕竟韩三平当了这么多年中影的老大,拍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一系列主旋律大片,把中影带到了新高度,现在下去了,自然也得再找个自己人上来稳住局面。
傅若青在业内口碑不错,既懂艺术又懂市场,所以上来后这几年中影的发展也很稳。
“周乐嘛?我知道你,之前三爷还总是提到你,说你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有想法,也有闯劲。”
傅若青拍了拍周乐的肩膀,语气亲切。
韩三平在圈内被称为“三爷”,人脉极广,能被他看中的年轻人不多。
很快他们就坐下开始聊了起来。桌上没有茶水,张艺某让助理拿了几瓶矿泉水,三人就着矿泉水聊起了行业现状。
傅若青问了问《悬崖之上》的拍摄进度,张艺某一一作答,偶尔也会提到周乐的表现,言语中带着赞赏。
在这种大佬面前,周乐也收了点锋芒,尽可能不要让自己太过于抢眼,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嘴,都是关于电影创作的,不说废话。
但张艺某确实有意培养周乐,时不时会把话题引到他身上,让他多说说自己的想法。
其实现在很多知名的导演,已经开始在培养自己的羽翼了,有的是带徒弟,有的是扶持新人,有的确实有点天赋,能在师傅的帮助下慢慢闯出自己的路;有的纯粹扶不起来,拍一部砸一部,最后只能靠师傅的面子混口饭吃。
周乐的本职虽然是演员,但在导演方面也展现出了不错的天赋,虽然还没上,但内部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
有想法、有风格,所以张艺某觉得确实是可以趁着还没有完全起势时培养一下。
因此聊了几句之后,张艺某就忽然提到了马上要筹备的《我和我的父辈》的事。
这部电影是“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
前两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票房和口碑都爆了。
已经成了国庆档的金字招牌,能参与其中的导演都是业内顶尖的。
“傅老师,我记得你是这个电影的总制作人吧?”张艺某问道。
“是啊,正找人执导呢,说实话现在导演真不好找,以前用过的又最好不要用,怕观众审美疲劳。
上面我也沟通过了,他们想的是就找两个以前的导演过来镇场子,剩下的都找找新人,给行业注入点新鲜血液。
你是不知道,每天我都能接到很多电话,都是毛遂自荐的,但他们一来作品没什么太能拿得出手的,二来,我还想给咱们自己人留点名额。”
傅若青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