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听着于和玮提到了邓潮,也飞快思索了一下邓潮这些年的变化。
“潮哥啊,我感觉这些年他是有点开始摆烂了,自己投资了一些产业,然后在综艺上赚钱也比较容易点,个人可能也想更多的去往导演方面做转型,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啊,他没办法专心在演员上面去继续延伸。
而且在转型上,潮哥那些项目选择的都不是很好,外面的人都说是他拍综艺拍的太多了,但实际上他不管是演技还是形象都没有任何问题。
唯独有问题的就是这些年所选择的作品。
不够爆也没有太过于深刻,15年以后,比较出圈的也就是《烈日灼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美人鱼》这几部。
其中《烈日灼心》我认为是最好的,剩下的感觉都没什么意思。
后来当导演做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还有《银河补习班》,说实话这就不是能爆的电影,所以哥你千万不能和潮哥学,你要真走那条路你也完了。”
“哈哈哈,我肯定不走那些,至少我现在完全没有去当导演的想法,剧本也是找些有意思的,反正赚钱,该赚的也都赚够了,就是想在退休前多拿点奖。
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再了解了解我,另一方面也想再增加点知名度,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这些做演员的人,十个里面至少有八个都没办法接受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那确实,我干这行也没别的,就是为了出名和赚钱。”
“一样的。”
“或许一开始确实是喜欢,但干着干着就有点麻木了,也就是到现在岁数大了才又开始想以前的那些梦想。”
“我就不一样,我从一而终,我的梦想就只是赚钱,但想要达到赚钱这个目的,中间可能就需要付出点什么了。”
这天的聊天儿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周乐在劝导于和玮,但说着说着周乐自己也有了一些新的领悟。
确实从始至终自己的目的就只有赚钱。
一开始当群演是想赚点生活费,后来真正进入了娱乐圈,又想给自己赚点买车买房的钱,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他开始想要更好的生活。
可后来开了公司,直到现在周乐发现自己已经单纯的变成了因为想要赚钱而去赚钱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赚,明明很多项目可以不吃下来,有些公司也可以不去投资,哪怕就只是做一个演员能够赚到的钱也是普通人几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数字。
可周乐觉得自己就是想要去做做投资,想要尝试点新的东西。
但投资的目的是赚钱,尝试新的东西目的也是赚钱。
但想要进行这两项行为也需要赚钱。
周乐自个在房间里面琢磨了半天。
“这样逻辑不就能够说的通了吗?我是因为想要赚钱而去赚钱,目的是赚钱,要的结果也是赚钱,过程也需要通过赚钱来实现。”
“乐哥,所以你这么纠结了半天,最后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要赚钱?”
周野都听懵了,周乐虽然从头到尾的主旨都是要赚钱,可绕来绕去的他还是有点晕。
“没错。”
“我现在想要为我的新电影造势,所以就要一直保持曝光,这部戏到时候上映的档期也说不定会和我的电影来个前后脚或者同期上映。
反正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电影,二者之间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
但是想要达到指数级的曝光,就必须要在戏里演得特别出彩,想要演得出彩就必须要去成为角色本身。
“所以乐哥你打算怎么样成为这个角色本身?”周野有点好奇,虽然平时周乐也会经常跟他们分享如何演好一个角色,但周野在拍完《少年的你》之后,又总结出一个新的道理,那就是仅仅做到周乐说的那些是不够的。
虽然那些知识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演员有点用,但是对于自己这样的演员来说是真的没什么用处。
周野笑了笑。
“那就是深挖这个角色呗,我现在演的是李大钊,而这个角色的塑造难点并不是说造型或者是把角色的精气神演出来。
所谓的精气神,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代指,我觉得李大钊的塑造的难点就在于神性与人性的平衡,我看过很多关于他的史料,他既是慷慨就义的烈士也是工资全交革命的穷教授还是会给妻子挽头绳的丈夫。
如果只是演的伟光正,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难度,而且我一旦这么演,就相当于是浪费了这个角色。
所以呀我就必须要完完全全的代入这个角色当中,跟随着他自己的喜怒哀乐来。”
周野算是听懂了,但周乐之前所提及的神性和人性她又没有太搞懂,直到后面听周乐举了几个例子。
“所以乐哥你每次都是把角色研究的这么深了吗?”
“差不多吧,拿人的钱就得替人办好事,就算自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