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以饕餮镇诸天 > 第421章 创世锻造台

第421章 创世锻造台(2/3)

暗能量被回收,整个过程不消耗任何额外能量,完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却又在时间尺度上超越了该定律的适用范围。

    法则纹路

    如同神经网络般遍布锻造台的每一寸表面,它们是宇宙基本法则的具象化体现,没有固定的形态与颜色,会根据当前锻造物的属性自动切换:

    - 当锻造恒星类物品时,纹路呈现出核聚变的橙红色,形态分解为无数氢原子聚变成氦的矢量箭头,箭头的方向严格遵循角动量守恒。

    - 当锻造黑洞类装备时,纹路转为吞噬所有光线的纯黑色,形态重组为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时空曲率图像,图像中的奇点会随着锻造进度缓慢扩大。

    - 当锻造生命法则相关的物品时,纹路会化作七彩的双螺旋结构,螺旋内部镶嵌着dNA的碱基对,每个碱基对都对应着一种生命形态的遗传密码——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到硅基生命,从气态行星的能量生命到暗物质宇宙的概念生命,无所不包。

    当两道不同的法则纹路(如引力与电磁力)相交时,交点处会产生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法则真空”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既没有时间流逝,也不存在空间概念,所有物理法则都暂时失效,是创世锻造台用来“清零”多余变量的特殊区域——例如,当锻造过程中出现法则冲突时,只需将冲突点移入真空区,冲突便会自然消解,取出后两种法则会自动融合成更高维度的“复合法则”。

    曾有玩家试图用终端记录法则纹路的运动轨迹,却发现所有记录设备在接触数据的瞬间都会蒸发,只在空气中留下一行烫金小字:“不可观测者,即为法则本身。”

    开天辟地纹路

    最深邃、最神秘的存在,它们并非覆盖在锻造台表面,而是“刻”在造物的本质结构上,仿佛这尊锻造台本身就是由这些纹路编织而成。这些纹路呈现出混沌初开时的朦胧色泽,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肉眼只能捕捉到它们偶尔显形的片段:

    - 有时是一道类似盘古开天斧的裂痕,裂痕中流淌着未分化的阴阳二气,清气上升时化作星系,浊气下沉时凝成行星,气团碰撞的瞬间,会诞生出全新的物理法则。

    - 有时是一组不断增殖的太极图,每个太极图的鱼眼处都镶嵌着一个微型宇宙,宇宙中正在上演从诞生到热寂的完整过程,而整个增殖速度恰好等于“无限”的数学定义。

    - 更多时候,它们表现为无法理解的几何形态——既非欧氏几何的规整线条,也非非欧几何的曲面扭曲,而是一种能让三维生物产生生理性眩晕的“创世几何”。这种几何的每个顶点都同时存在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每条边都连接着不同的平行宇宙,普通人只需凝视3秒,就会陷入“存在与虚无”的哲学迷思。

    当创世锻造台全力运转时(如锻造创世级装备),开天辟地纹路会短暂完全显现。此时,整个宇宙的时间流速在锻造台周围会产生扭曲,观察者会同时看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无数个锻造台在此重叠——看到它刚诞生时的混沌形态,看到它此刻的完美状态,看到它在宇宙热寂时的最终模样。同时,观察者的听觉会捕捉到两种声音在同一时刻响起: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能量暴涨的嗡鸣)与热寂时的最后一声叹息(熵增终结的寂静),两种声音完美叠加,形成“创世之音”的概念频率。

    镶嵌口的终极扩容

    【系统提示:创世锻造台专属特权——镶嵌口扩容!】

    创世锻造台的晋升,带来了实质性的强化飞跃。公告清晰标注了镶嵌口的变化:

    【原500级锻造台镶嵌口为1000个,晋升创世锻造台后,额外增加1000个镶嵌口,当前总镶嵌口为2000个!】

    【补充规则:创世锻造台等级每提升1级,镶嵌口额外增加2个(原规则同步生效),等级达到999级时,镶嵌口总数将达到无限!】

    这1500个镶嵌口并非无序排列,而是按照十二星辰的轨迹分布在台面的银河投影中——每个星座区域分配125个镶嵌口,镶嵌口的形态与对应星座的法则属性一致:

    - 白羊座区域的镶嵌口呈火焰箭头形,适合镶嵌火焰、攻击类芯片。

    - 双鱼座区域的镶嵌口呈水滴形,适合镶嵌水系、治疗类芯片。

    - 天秤座区域的镶嵌口呈天平形,适合镶嵌平衡、防御类芯片。

    更重要的是,这些镶嵌口打破了“芯片与工艺分离”的限制——创世锻造台的镶嵌口可同时容纳八大工艺与芯片,且两者的效果会产生“创世共鸣”(如火焰魔咒与火焰芯片镶嵌在同一口,效果互相增幅50%)。

    创世锻造台的首件作品预告

    公告的最后,附带了一行小字,预示着创世锻造台的力量即将展现:

    【创世锻造台已自动锁定薛逸辰的“概念级·虚实之影套装”,正在进行首次创世强化,预计强化时间:24小时。强化完成后,套装将新增“创世属性”:可在存在与虚无之间自由切换形态。】

    华夏境内的玩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