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东家说,是蜀地那边断绝了贸易,导致那边有好多大单子都搁置了,不得已只能降价!”
“好啊!哈哈哈!”
“……”
这些人的话,自然也落到张昭耳中。
“陛下要臣看的,就是这些。”
“张公以为,这是好事?”
“丝绸无法卖入蜀地,留在江东的丝绸就变多。如此丝绸的价格就变低,难道不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
刘邈询问张昭:“谁来买这些丝绸?”
“自然是百姓。”
“百姓用什么买?”
“自然是钱财。”
“百姓的钱财哪里来?”
“自然是……”
可说到此时,张昭那两条半黑半白的眉毛却搅在一起。
“看来张公想明白了。”
“百姓的钱,是从作坊得来的。”
“如果丝绸卖不出去,或者卖的太便宜,那些个东家便发不起钱。”
“发不起钱,他们自然就买不起货物。”
“最后导致的,便是工坊倒闭,江东再也产不出可以销往蜀地的丝绸。”
“不光是丝绸,还有纸张、茶叶、瓷器。”
“自古以来,商货不是生产出来放到那里就行了,而是要想办法将其卖出去赚钱。”
“如今蜀地与大汉断绝贸易,就代表大部分商货根本卖不出去!”
“而一旦卖不出去,就会使得商货堆积。”
“商货堆积……最后就是东家破产,作坊倒闭,解散匠人。”
“如今扬州、荆州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指望着贸易养家糊口。若是忽然出现这样的波折,张公不妨猜猜,大汉会变得怎样?”
动乱!
大规模的动乱!
张昭此时才惊觉一旦失去蜀地对大汉造成的冲击!
这样的损失,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实打实的,在民生与经济上的冲击!
“这……”
张昭面上直接显露出对刘邈的无奈。
这样的大汉,不还是刘邈一手造成的?
若是直接闭关锁国,进行自给自足,不就没这么多事情了吗?
刘邈自然读懂了张昭的表情。
“张公是想,朕为何要将大汉弄成这个样子?”
这下张昭没有否决。
“若是自给自足,战马哪里来?如今这般的繁荣又是怎么来的?”
“张公,自给自足,不仅仅代表着要百姓缩衣节食,安于现状。更意味着,朕也要安于现状,让大汉始终处于无马的境遇,让大汉始终偏安一隅!”
“张公觉得,朕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吗?”
刘邈摇头。
“朕之前和子敬说过。”
“这世上,总有大夫想过诸侯的生活,有诸侯想过天子的生活。”
“百姓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是无论如何都拦不住的。”
“正因如此,有的事情,我们是必须做的。”
百姓要过更好的生活,就要求整个社会有更多的生产。
而想要整个社会有更多的生产,就必须要有更大的市场,以此来激励生产的扩大。
而生产的扩大,又会主动逼迫技术的迭代升级。
对技术的迭代需求,又会让钱主动流向对知识的探索……
这一切,都是一个链条。
蜀地的市场,对正在处于积累阶段的大汉而言无比重要!
对于如今只有荆、扬的大汉而言,绝对不能失去蜀地!
刘邈盯着张昭:“张公,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吗?”
刘邈自信,要展示给张昭的,张昭能够明白。
但张昭什么时候能理解,他刚才掉下去的那一点蒸饼其实并不能让别人吃饱,却不知道还需要多久。
张昭此时也缓缓起身,不由叹气:“陛下,容臣再思虑片刻。”
“好!”
刘邈同意给张昭,也同意给这些朝官一些时间,让他们算这笔账。
刘邈相信,他们迟早能够算清这笔账。毕竟,对文官而言,算账,他们是专业的!
除非掩耳盗铃,不然刘邈不信他们算不来这个账。
但刘邈也提醒张昭:“朕可以等,大汉的百姓不能等。”
“贸易中断,货物积压,作坊倒闭,匠人失业……”
“这些都需要时间,但一定不会太久的!”
……
事实证明,刘邈的判断没错。
就在当夜。
一向温婉的陆氏轻轻敲响了刘邈的房门。
不过陆氏今晚,却有种老实人豁出去的滑稽感。
专门换上的轻柔丝绸完美贴合住身躯,腰间一条缎带系的极紧,导致每走一步路,就是轻轻的一颤。而领口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