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375章 开门!自由贸易!

第375章 开门!自由贸易!(2/3)

了不少!”

    “听东家说,是蜀地那边断绝了贸易,导致那边有好多大单子都搁置了,不得已只能降价!”

    “好啊!哈哈哈!”

    “……”

    这些人的话,自然也落到张昭耳中。

    “陛下要臣看的,就是这些。”

    “张公以为,这是好事?”

    “丝绸无法卖入蜀地,留在江东的丝绸就变多。如此丝绸的价格就变低,难道不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

    刘邈询问张昭:“谁来买这些丝绸?”

    “自然是百姓。”

    “百姓用什么买?”

    “自然是钱财。”

    “百姓的钱财哪里来?”

    “自然是……”

    可说到此时,张昭那两条半黑半白的眉毛却搅在一起。

    “看来张公想明白了。”

    “百姓的钱,是从作坊得来的。”

    “如果丝绸卖不出去,或者卖的太便宜,那些个东家便发不起钱。”

    “发不起钱,他们自然就买不起货物。”

    “最后导致的,便是工坊倒闭,江东再也产不出可以销往蜀地的丝绸。”

    “不光是丝绸,还有纸张、茶叶、瓷器。”

    “自古以来,商货不是生产出来放到那里就行了,而是要想办法将其卖出去赚钱。”

    “如今蜀地与大汉断绝贸易,就代表大部分商货根本卖不出去!”

    “而一旦卖不出去,就会使得商货堆积。”

    “商货堆积……最后就是东家破产,作坊倒闭,解散匠人。”

    “如今扬州、荆州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指望着贸易养家糊口。若是忽然出现这样的波折,张公不妨猜猜,大汉会变得怎样?”

    动乱!

    大规模的动乱!

    张昭此时才惊觉一旦失去蜀地对大汉造成的冲击!

    这样的损失,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实打实的,在民生与经济上的冲击!

    “这……”

    张昭面上直接显露出对刘邈的无奈。

    这样的大汉,不还是刘邈一手造成的?

    若是直接闭关锁国,进行自给自足,不就没这么多事情了吗?

    刘邈自然读懂了张昭的表情。

    “张公是想,朕为何要将大汉弄成这个样子?”

    这下张昭没有否决。

    “若是自给自足,战马哪里来?如今这般的繁荣又是怎么来的?”

    “张公,自给自足,不仅仅代表着要百姓缩衣节食,安于现状。更意味着,朕也要安于现状,让大汉始终处于无马的境遇,让大汉始终偏安一隅!”

    “张公觉得,朕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吗?”

    刘邈摇头。

    “朕之前和子敬说过。”

    “这世上,总有大夫想过诸侯的生活,有诸侯想过天子的生活。”

    “百姓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是无论如何都拦不住的。”

    “正因如此,有的事情,我们是必须做的。”

    百姓要过更好的生活,就要求整个社会有更多的生产。

    而想要整个社会有更多的生产,就必须要有更大的市场,以此来激励生产的扩大。

    而生产的扩大,又会主动逼迫技术的迭代升级。

    对技术的迭代需求,又会让钱主动流向对知识的探索……

    这一切,都是一个链条。

    蜀地的市场,对正在处于积累阶段的大汉而言无比重要!

    对于如今只有荆、扬的大汉而言,绝对不能失去蜀地!

    刘邈盯着张昭:“张公,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吗?”

    刘邈自信,要展示给张昭的,张昭能够明白。

    但张昭什么时候能理解,他刚才掉下去的那一点蒸饼其实并不能让别人吃饱,却不知道还需要多久。

    张昭此时也缓缓起身,不由叹气:“陛下,容臣再思虑片刻。”

    “好!”

    刘邈同意给张昭,也同意给这些朝官一些时间,让他们算这笔账。

    刘邈相信,他们迟早能够算清这笔账。毕竟,对文官而言,算账,他们是专业的!

    除非掩耳盗铃,不然刘邈不信他们算不来这个账。

    但刘邈也提醒张昭:“朕可以等,大汉的百姓不能等。”

    “贸易中断,货物积压,作坊倒闭,匠人失业……”

    “这些都需要时间,但一定不会太久的!”

    ……

    事实证明,刘邈的判断没错。

    就在当夜。

    一向温婉的陆氏轻轻敲响了刘邈的房门。

    不过陆氏今晚,却有种老实人豁出去的滑稽感。

    专门换上的轻柔丝绸完美贴合住身躯,腰间一条缎带系的极紧,导致每走一步路,就是轻轻的一颤。而领口的开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