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辽东。”
“乌桓,夷狄也。”
“国家新败,他们极有可能借此事侵扰边境,试探陛下。”
“如今将辽东许诺给他们,也算是祸水东引,能够让乌桓安闲一些,使得北方安定!”
“而且乌桓士卒骁勇善战。陛下完全可以派遣一将军到幽州坐镇,敦促这些乌桓士卒进入辽东作战!”
沮授的策略,并不是以尽快夺取辽东为准则而决定的。
沮授的策略,是要让袁绍如何能以最小的代价躲避辽东的放血,同时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驱使乌桓、高句丽作战,毫无疑问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袁赵的战争潜力被消耗,以此专心应对南方刘邈的威胁。
“三策,曰为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沮授说出能够解决此事根本的问题。
“刘邈册封刘备为燕王,明显是唯恐北方乱不起来!”
“既然如此,陛下也可让南方不得安宁!”
袁绍蹙眉:“是交州,士燮?”
“不,交州毕竟远离中原,刘邈不可能为了区区交州就分兵往南。”
交州固然是刘邈掌控极其薄弱的地方,但是距离刘邈实在太远,距离袁绍更是几乎触不可及!沮授显然不可能将主意打在士燮身上。
“那……”
“青州吕布、益州刘璋。”
不过刚说完,沮授就开始摇头。
“吕布与刘邈之间关系密切,又与陛下之间有着恩怨,其实不好处置。”
“但刘璋……其虽与刘邈一样,是为刘氏宗亲,但二人并不亲昵。”
“刘璋在刘邈称帝前就已经率先称作蜀王,显然并非真心投靠刘邈。”
“那刘邈也是个倔脾气,听说还因此事羞辱了刘璋的使者。之后连蜀王的金印都没有送到蜀地,可见双方结怨之深!”
沮授与袁绍拱手行礼:“这最后一策,便是请求陛下给刘璋献上厚礼!对其礼遇!甚至册封为王!使其投靠陛下!”
“陛下不能坐视辽东出现一个大汉燕王;刘邈难道还能坐视蜀地出现一个大赵蜀王不成?”
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
沮授道:“有此三策,辽东之困,便可解矣!”
在刘备和公孙度之间制造裂缝,避免辽东将来真的被刘邈笑话。
利用乌桓、高句丽对辽东发动进攻,保全了自身的实力。
再给刘邈制造相同的困境!也逼得刘邈不断放血!
毕竟,蜀地地大物博,就算是刘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下蜀地吧?
如此,只要能够撑到今年秋收,发动对刘邈的战事,那就称得上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袁绍在详细听过沮授三策后,终是悠悠叹息。
“朕若早听公与之言,何止遭辽口之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