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后世大学的人潮涌动,1978年的京城大学校园里,学生数量明显稀少得多。
恢复高考才第二年,招生规模有限,物理系这一届新生也不过几十号人。
陆青阳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
秋日的阳光正好,校园里高大的银杏树叶已染上金黄,路上行走的学生三三两两,显得安静而有序。
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食物香气,指引着方向——食堂。
食堂是一栋有些年头的建筑,红砖墙,大窗户,但此刻里面并不显得拥挤。
门口进出的人流稀疏,走进去,空间显得颇为宽敞,摆放着十几排长长的木制条桌和条凳,许多位置还空着。
只有几个打饭窗口前,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每个队伍也就七八个人。
陆青阳拿出自己的铝制饭盒和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碗,排进了一个队伍。
前面只有四五个人,队伍移动得很快。
窗口上方的木牌用粉笔写着供应:
主食: 米饭(2两粮票+1分钱)、馒头(1两粮票+1分钱)、玉米面窝头(1两粮票)
菜: 熬白菜(5分)、炒土豆丝(8分)、炖萝卜(5分)、红烧肉(2毛+1两肉票,限量)、豆腐汤(3分)
熬白菜是主力军,满满一大盆,炒土豆丝颜色偏深,炖萝卜块头敦实,那为数不多的红烧肉,油亮诱人地放在最里面的小盆里,散发着勾人的荤香,但显然不是人人能享用的“奢侈品”,豆腐汤则是清澈见底。
“师傅,一份米饭,一份熬白菜,一份豆腐汤。”陆青阳利索地递上相应的票证和分币。
他瞥了一眼红烧肉,并没有打这里的红烧肉。
要是不吃这里的饭菜,又显得格格不入,便选择了大众的吃法。
想着反正他是走读生,不如明天开始自己带饭过来。
食堂师傅动作麻利,大勺一舀,熬白菜带着汤汁哗啦倒入饭盒,豆腐汤也盛满了搪瓷碗,最后压实一碗冒尖的白米饭递给他。
端着热乎乎的饭食,陆青阳目光扫过相对空旷的食堂大厅。
很快,他就在靠窗的一张长桌旁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陈鹏、李薇、周哲,严强他们。
他们几个坐在一起,旁边还有空位。
“陆同学,这边坐!”李薇热情地招呼着。
陆青阳走过去,在严强旁边坐下。
大家的饭菜都摊在桌上,陈鹏是米饭配土豆丝,李薇是米饭配熬白菜,周哲面前是一个窝头和一碟免费的咸菜丝,吃得慢条斯理,而严强的饭盒里,除了米饭熬白菜,赫然还有两块油亮亮的红烧肉!
“严大哥,今天打牙祭啦?”李薇眼尖,笑着问。
严强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他珍惜地看着那两块肉:“嗯,咬咬牙,打了一份,厂里给的补贴还剩点,想着学习费脑子,得补补。”
他小心地用筷子夹起一块,没舍得一口吞,只咬了一小半,细细咀嚼着。
这对他而言,是难得的奢侈和自我奖励。
陆青阳笑了笑,打开自己的饭盒。
“哎,陆同学,”陈鹏一边扒拉着饭,一边压低声音,“你注意到没?赵锐上午没来上课,刚才在食堂门口晃了一下,又走了,好像没进来吃饭。”
周哲推了推眼镜,言简意赅:“气性未消。”
李薇撇撇嘴:“至于嘛!讨论问题而已。”
严强咀嚼的动作停了一下,脸上有些不安:“唉,还是因为我……”
陆青阳咽下口中的米饭,语气平和:“别多想,争论过去就过去了,他不来上课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做好自己的就行。”
他的态度坦荡而豁达,让严强紧绷的心稍稍放松。
陆青阳慢条斯理的吃着,只觉得食堂的饭菜一言难尽。
正说着,门口又进来几个人。
其中一人正是赵锐。
他似乎对食堂的饭菜没什么兴趣,只是扫了一眼打饭窗口,便转身径直离开了食堂,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看吧,又走了。”李薇努努嘴,“真不知道他在这里晃悠什么。”
“或许回家吃,或许去外面小饭馆。”陈鹏猜测道。
在那个年代,能在外面下馆子的学生绝对是凤毛麟角,这也侧面印证了赵锐家境的不一般。
陆青阳只是看了一眼赵锐消失的方向,便收回了目光,他自己也没吃多少。
周哲看着陆青阳饭盒里的剩饭,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陆同学,你……吃饱了吗?”
陆青阳点点头,意识到了什么:“早饭还没消化,这会儿也不饿,哎,早知如此少打点了,太浪费了,咱们也要爱惜粮食。”
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果然,周哲听了,紧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