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阳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平时,大家在工作中难免会有摩擦,会有矛盾,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但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放下了隔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一家人一样,共同面对这场灾难。
雨势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大。仓库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大腿,行走更加困难。林阳的衣服早就湿透了,冰冷的雨水顺着领口、袖口往里灌,冻得他瑟瑟发抖。但他不敢停下来,一停下来,寒冷就会趁虚而入,让他失去力气。
他想起了母亲,想起出门前母亲担忧的眼神,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也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能让母亲担心。他又想起了父亲,想起父亲那辆二八大杠,想起父亲常说的话:“人活着,就得有点担当,不能遇到点事就退缩。”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仓库里的应急灯因为进水,忽明忽暗,最后彻底熄灭了。黑暗笼罩了一切,只有外面的雨声还在不知疲倦地响着。
“先停一停,休息一下。”老郑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找些能点燃的东西,弄个火把,不然啥也看不见,容易出事。”
大家摸索着找到一些干燥的纸箱和木棍,用打火机点燃,火光瞬间照亮了周围的一片区域。跳动的火焰驱散了一些寒冷,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大家围坐在火堆旁,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几块已经被水泡软的面包。没有人嫌弃,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此刻,这简单的食物,却像是人间美味。
“雨下得这么大,估计一时半会儿停不了。”老刘叹了口气,“今晚怕是得在这儿过夜了。”
“只能这样了。”老郑点点头,“大家轮流休息,保持警惕,看看水位有没有变化。”
林阳靠在墙边,看着跳动的火焰,听着外面的雨声,感觉眼皮越来越沉重。他太累了,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但他不敢睡太沉,右手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提醒着他不能放松。
就这样,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
第三天的时候,雨终于小了很多,从瓢泼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像是一个哭闹了很久的孩子,终于累了,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天空也亮堂了一些,不再是之前那种阴沉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样子。
水位开始缓慢地下降,但仓库里的景象依然触目惊心。到处都是淤泥和垃圾,被水泡坏的物料堆积如山,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但大家没有时间感慨,趁着雨小了,更加卖力地清理起来。水位下降后,更多的物料暴露出来,虽然大部分都已经损坏,但还是有一些可以抢救的。
清理工作比抢救时更加繁琐,更加辛苦。大家要把损坏的物料搬运出去,分类堆放;要把仓库里的淤泥清理干净,消毒杀菌;要修复那些被水泡坏的货架和设备。
林阳和他的伙伴们就这样在单位里住了下来。没有干净的衣服换,他们就穿着湿透的衣服干活,干累了就找个地方躺一会儿;没有像样的食物,他们就吃公司食堂剩下的饭菜,有时候甚至只能啃干面包、喝凉水。
晚上,仓库里阴冷潮湿,他们找来一些军大衣,裹在身上抵御寒冷。林阳他们几个管理层的,就睡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蜷缩着身体,勉强能躺下。工人们有的睡在地上,铺一层塑料布,再盖一件军大衣;还有的干脆就躺在那些还没被损坏的物料上,把物料当成了临时的床铺。
条件虽然艰苦,但没有人抱怨。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不是讲究的时候,尽快把仓库清理干净,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几天变成了十几天,又从十几天变成了二十几天。在林阳的记忆里,他们足足在单位干了21天。
这21天里,发生了很多事。有人因为劳累过度晕倒了,醒来后喝口水又继续干活;有人家里打来电话,说家里也被淹了,但他们只是简单地嘱咐了几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有人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脚上长满了水泡,但他们只是用针挑破,抹点药膏,继续坚持。
林阳的右手在这期间也受到了不少考验。虽然他一直很小心,但偶尔还是会沾到水,伤口有些发炎,红肿疼痛。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晚上趁大家睡着了,偷偷地抹点药膏,第二天继续干活。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倒下,他是团队里的一份子,必须和大家一起坚持到底。
21天里,仓库的面貌一天天在改变。淤泥被清理干净了,损坏的物料被运走了,货架被重新固定好了,一些简单的设备也能正常运转了。虽然离完全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看到这些变化,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第21天的傍晚,夕阳透过仓库的窗户照了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阳站在仓库门口,望着外面渐渐放晴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里虽然还带着一股潮湿的气味,但已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