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超没有薛云的威望,如果薛云不在,他都很难镇住军队人心。
所以他才会推托薛云交予自己的重任。
“我知道你的顾虑,但你无需担心,未来两个月我会坐镇山阳,一点点消除你顾虑的问题。”
薛云拍了拍卫超的肩膀道,“何况我也不是非要你强攻下南平关,打不下就一直耗着,耗到最后看谁撑不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属下便试试看吧。”
卫超犹疑片刻后才下定了决心。
既然薛云能解决自己的顾虑,又不要求自己强攻下南平关。
那么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薛云微微颌首道。
卫超是有能力的,而且家在京城的他也比任何人都想打回京城。
但叛军却是他们入主京城的拦路虎,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解决掉对方。
南平关让叛军占据后,基本封堵了他们南下的道路。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重新夺回南平关。
这方面卫超肯定比他更为迫切。
如同他所言的一样。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
薛云都坐镇于山阳没有离开,一方面是筹备扩军事宜,一方面是解决卫超的种种顾虑。
这段时间里。
苗鑫并没有找到不利于范陶两家的证据,可薛云还是给了他二次重建常捷军将功赎罪的机会。
两个月后。
目送卫超率军前往南条县后,他也离开了山阳准备返回幽都府。
毕竟相较于山阳这边的局势,显然中原方面更为复杂险恶。
由于薛云的出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东海城,双方的关系都变得更加密切友好。
只是经此一役,东海城元气大伤,反而楚王方面开始占据了争霸中原的主动权。
楚王不是没有损失,而是家大业大的楚王比东海城更能承压。
以至于收拢好溃兵后,东海城一直在收缩巩固防线,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东海城的情况就像是收回去的拳头,迟早都有打回去的一天。
可是这一天谁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至于楚王方面同样没有步步紧逼,这倒不是怕了东海城,而是出于对薛云的忌惮。
一次出兵便接连击破他们的反攻之势,破灭了他们想要重创东海城的意图。
尤其薛云不动则以,动辄雷霆。
第一次遇到薛云这样凶猛的敌人,楚王方面似乎都有些吓到了。
在山阳坐镇的时候。
薛云还曾收到了幽都府方面的来信,说是楚王私下又派来了使者。
来意倒是简单,楚王希望能联合薛云瓜分东海城,并且还愿意将大半土地都让给他。
不得不说。
楚王确实诚意十足,不惜血本都想拉拢薛云到己方的阵营。
即便不能也要尽可能让他保持中立。
可惜薛云更清楚,没有东海城抗住楚王的压力,到头来危险的反而是北境。
哪怕他们得到大半东海城的土地又如何,拿到了不代表他们能守住。
北境与山阳全部兵力加起来也才十万人。
而楚王与东海城掀起一场大战便是这个规模数字。
在没有积蓄足够的力量前,他是断然不会直面两方势力。
“刘三?”
幽都府一处偏僻冷清的酒肆。
当柜台处的尤林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走进来后,手中擦拭瓶罐的动作都为之一滞,并且满脸惊愕地脱口而出。
“是我,好久不见了。”
刘三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旋即走到柜台前道,“你知道吴成去哪了吗?”
秋后时节。
他难得获得了一次探亲休假的机会,最后他选择回到了幽都府,打算寻找自己在这个世上为数不多的朋友。
结果到了幽都府才发现,吴成家都已经换了人,听邻居说他已经搬走了,可谁都知道他搬去了哪里。
好在得知吴成经常来尤林这边喝酒后,他便直接找上门来,想着尤林可能知道他究竟搬去了何处。
“确实好久不见了,听说你都升任都尉了?”
看着饱经风霜煞气十足的刘三,尤林都忍不住心生感慨。
这才几年的功夫,曾经一起喝酒的无名小卒都成为了自己高攀不起的都尉了。
“运气好而已。”
刘三看似谦虚地回了句,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说却是实话。
恰逢山阳需要大量自己人掌控军队,他才有幸当上了都尉。
如果在北境的话反倒没这个机会。
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成为都尉后他便需要长期扎根于山阳。
一年到头恐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