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魏第一武卒 > 第184章 远交

第184章 远交(2/3)

后,他们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

    随身挂几颗戎人的脑袋就好了,最好还是死了不久的戎人脑袋。

    因为山民往往看到戎人脑袋后都不会再贸然向他们动手偷袭。

    借助这个办法。

    这些人终于顺利打开了局面。

    只是不是所有山民部落都愿意配合薛云一道向戎人发动进攻。

    所以最后也只是说动了三十多个山民部落。

    而这些部落的人数加起来才两万不到。

    他们会答应出兵,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看在薛云向他们许诺过。

    到时候每攻灭一个戎人部族,他便会将获取的战利品分润给他们一半。

    要不是距离相隔太远,运输困难不易。

    薛云早都让人给他们输送各种武器粮食了。

    反正只要愿意攻打戎人,武器粮食的援助都不是问题。

    剩下没有答应的山民部落或许都是打算观望一番。

    确认薛云没有欺骗他们后才会决定加入。

    “原来如此,话说戎人方面呢?他们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薛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话锋一转。

    “回大人,自从我们率军攻灭舍农部后,戎人都加强了警戒力度,各大部族甚至纷纷下令依附他们的部族,每天必须派人外出巡逻,凡是发现我们魏人的踪迹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说到这个话题,余贵的神情都表现得相当凝重。

    毫无疑问,戎人加强警戒后,他们渗透草原刺探的任务都变得更加危险艰难。

    稍不注意便可能暴露了身份与行踪。

    但这不代表余贵没有其他办法。

    比如暗中收买戎人,让这些戎人充当他们的眼线与内应!

    要知道戎人和魏人内部一样从来都不缺少卑劣的人。

    为此余贵还找上了长明教帮忙,无非是长明教有暗线在草原,从而通过这条暗线来以点带面扩大他们的情报网。

    当然。

    这方面薛云无疑是知情的,甚至连长明教都是他帮余贵牵线搭桥的。

    “一旦我们率军进入草原,戎人发现我们是早晚的问题,但我不在意这点,只在意如何能让戎人晚一些发现。”

    薛云非常清楚这次出兵草原的军事目的。

    他不是去和戎人决一死战的,而是为了通过掠夺杀戮尽可能削弱戎人的有生力量。

    除此之外。

    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联合山民对付戎人。

    倘若卓有成效的话,往后都能多一个强大的助力。

    因此他是不会再给戎人集结大军追杀自己的机会!

    “办法是有的,在攻打戎人部族前,我们可以让斥候提前干掉对方巡逻警戒的游骑,然后派出小股兵马封锁截杀对方逃往各大部族通风报信的人马。

    如果出现了漏网之鱼,我们还能通过安插在各部族的眼线内应干掉他们!”

    余贵略作思索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很好,到时候这个任务便交给你了。”

    薛云对于余贵都有些另眼相看,心里都感到了欣慰。

    也不枉自己让他全权负责斥候侦查方面的工作。

    “大人,属下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余贵反倒是犹豫了一下。

    “说。”

    薛云直接道。

    “属下想亲自从招收的难民士兵里挑些人手,主要是他们与北境毫不相干,用起来也放心。”

    余贵深吸口气道。

    “可以,等会我便给你签发一张手令。”

    薛云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直接答应了他的请求。

    原来他也发现了不对劲吗?

    从他说出中原来的难民士兵用起来放心便能知道。

    余贵对于自己手下的一些人起了疑心。

    哪怕这些人能力出众,办事牢靠,更没有勾结戎人乃至背叛的行为。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

    这些人未必与他们是一条心的人。

    什么是一条心的人?自然是无条件誓死效忠追随薛云的人。

    凡是有异心的人都不值得余贵继续重用。

    无关能力,只看忠诚!

    ……

    入秋后凉风萧瑟,逐渐变得金黄的大地都显得热闹非凡。

    因为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获的季节。

    庆幸这两年来北境还算风调雨顺,粮食作物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结果自然是迎来的一场大丰收。

    反倒是听闻南边雨季洪水泛滥,西北干旱少雨,今年粮食的收成都要大打折扣。

    忙碌了大半月左右。

    北境的粮食都已经收获得七七八八后,薛云却忽然宣布,晋王疑似准备出兵栖霞镇,他需要率军紧急赶往支援。

    没两天的功夫。

    薛云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