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
一个与南宫毅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兴奋地跑到他身边,指着远方隐隐浮现的城墙轮廓道。
“好了好了,我看到了,先别激动,等到地方再说。”
南宫毅面对外人的时候倒是显得异常沉稳。
说话的人叫温平,人比他小一岁。
小时候还经常和村里小伙伴一起嘲笑欺负过他。
等到后来他把对方给狠狠揍了一顿后,他就跟变了个人一样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
基本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傍晚之前。
南宫毅他们一行数十人来到了广顺关之下。
随后发现敞开的城门处还有其他地方来的难民,如今正在排队盘问登记着什么。
趁着这个功夫。
南宫毅下意识观察起了广顺关的情况。
不算高的城墙上每隔五步都站着手持弓弩认真戒备的士卒。
而城门外同样站着两排全副武装一动不动的守卫。
城门内有人摆了张桌子。
每有人走到面前,坐在桌前的人都会一边询问一边在桌子的纸上写着什么。
最后询问写完东西便会从旁边一个箩筐里拿出枚小木牌递给对方。
等轮到南宫毅进城的时候,他才知道坐在桌前的人在询问他们的身份来历年龄等相关情况。
而对方给的牌子则是重要的身份证明。
拿着它才能免费吃饭领取生活物质等等,甚至后续分田都需要带着它。
若是遗失的话需要第一时间补办领取。
“毅哥,听你的果然没错,这北境跟其他地方真的完全不一样啊!”
当南宫毅他们凭借着木牌领取了免费的晚餐后,同行的温平都难掩心中的激动。
除了晚饭,甚至连住处都给他们安排好了。
听上面说,等人差不多了就会有人护送他们前往幽都府,等候下一步的安排。
“是啊,确实不一样。”
看着手里带着油花冒着热气的浓汤,一张大饼,一撮咸菜。
虽然看似简陋,但对南宫毅这些难民而言已经是无上的美味了。
要知道他们之前在其他地方接受赈济的时候。
别说浓汤大饼咸菜了,最多就给你一碗稀粥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灰黑面团子。
既然北境舍得给他们这样吃的,足以说明他们确实诚心接受他们这些令人嫌弃的难民。
……
“最近难民接收的情况如何了?”
幽都府。
军营大帐内。
薛云处理完头上的事情后抬头看了眼正在候命的柳何。
“回将军,目前难民的接收已经步入了正轨,至少已经有五万左右的难民进行了安置分配。”
负责与吕望共同处理这方面事务的柳何顿时连忙回答道,“而且近期前来投奔我们的难民数量都在大幅度增加,估计入冬前便能接受满三十万难民。”
“这么快?”薛云闻言都为之一怔。
没想到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有这么多难民投奔他们北境,这是他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再者。
三十万是他们今岁所能招收的极限,并非是要求他们必须收满三十万。
毕竟他心里也清楚,北境算不上什么好地方。
“是的,我们能接收到如此多的难民,长明教那边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们的人私底下为北境做了很多宣传,从而使得大量难民下定决心逃亡北境……”
说到这事,柳何都忍不住有感而发。
实际上招收难民能如此顺利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东海城与楚王间的两府之战愈演愈烈,波及的范围都愈来愈大。
再加上彼此麾下的士卒都没有严格管束,不知害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又比如中原其他地方的城镇都拒绝接纳难民,完全不想理会他们的死活。
但最重要的还是扎根民间的长明教为北境做了大力宣传。
只是这件事情并非他指示的,而是吕望联系长明教负责的。
“原来如此,我记得吕望曾经和我提过一嘴。”
薛云不由恍然,也不怪他不记得,实在忙碌的事情太多,自然容易忽略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
不得不说。
长明教确实有实力,上到达官贵胄,下到平民百姓都具备不俗的影响力。
看情况想必是聂陵出手了,或许其中不乏有为上次越界补救的原因。
“在知晓此事后,属下现在最担心的是到时候反而会引来超出我们所承受数量的难民。”
柳何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东海城与楚王之间的战争破坏力实在太大了,比之戎人肆虐中原的时候都还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