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见势不妙也可能再次投降戎人。
这也是薛云为何不待见他们的原因之一。
谁赢他们帮谁。
三天后。
薛云便率领兵马赶往了望北道鹿门关。
当抵达鹿门关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眼望去都是大火燃烧后乌漆嘛黑的景象。
之前幽都府的戎人派兵前来的时候,负责留守的斥候立刻按照命令烧毁了府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
大火一起根本难以扑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食焚毁,火焰都朝着四面八方蔓延。
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彻底燃尽,而鹿门关内大部分建筑也毁于一旦。
好在由石头砌成的城墙看上去并无大碍,仅仅是留下了烟熏火燎过的痕迹。
随着正式进驻鹿门关。
在派出斥候前往临湖广顺侦查之余,其他时间薛云都在整军备战,以防身在中原的戎人随时回援。
“报!幽都府来信!”
薛云进驻鹿门关的第六天,他没有等来戎人回援的大军,反而是等来了幽都府的消息。
“说!”
“山阳晋王率领五万精兵于前日南下,中原戎人大军忽然调整攻势直奔京畿。”
“嗯?这些都是哪来的消息?”
薛云闻言一怔,目光紧盯着前来报信的使者。
“回禀将军,这是卫校尉让属下带来的消息。”使者不敢抬头浑身颤抖道。
“卫校尉么……”
薛云想了想,如今卫超不仅肩负着操练整编降卒的任务,并且还负责防守幽都府的重任。
基本上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能自己决断。
这是薛云临走前专门赋予他的权力。
不出意外。
这些消息应该是吕望以及大族官吏们收集来转告给的卫超,而卫超又派人转告了自己。
论及消息的灵通程度。
薛云他们拍马也赶不上这些人。
尤其现在戎人对北境的封锁已经形同虚设。
“朝廷与福王凉王那边分出胜负了?”
根据眼下的情报薛云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回将军,属下也不清楚,因为卫校尉没有和属下说过这个问题。”使者紧张不安道。
“崔建德!”
薛云沉吟片刻当即做了个决定。
“属下在!”
“鹿门关暂时交给了,我需要返回幽都府一趟。”
“是!”
很快。
薛云当天便带着十来个亲卫骑兵紧急赶往了幽都府,翌日便顺利见到了卫超与吕望。
“消息我收到了,但我需要更加详细了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行宫别苑的一处大帐里。
薛云目光灼灼地看着匆忙赶来的卫超与吕望。
“薛将军,消息是老夫提供给的卫校尉,有何疑问之处尽管问老夫即可。”
吕望郑重其事地站出来拱手行礼道。
“朝廷与福王凉王的战况如何?”
薛云也没有客气直截了当道。
“依旧僵持不下。”吕望想都没想便给了回答。
“僵持不下?那晋王和戎人又是怎么回事?”
薛云不由皱了皱眉。
一直以来晋王都秉持着坐山观虎斗好渔翁得利的想法。
谁曾想对方现在居然直接下场了。
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晋王绝对不会这么做。
“据老夫所知,楚王疑似趁着中原大乱派兵入京了……”
吕望轻叹口气道。
“……楚王可真是选了个好时候。”
薛云听后不由陷入了沉默,不知是嘲讽还是赞叹地说了句。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王一动手,晋王毫不犹豫便率兵南下直扑京城。
甚至极大可能说服了戎人与自己一道行动。
要知道整个大魏的诸侯王里。
率先谋反作乱的楚王无疑是实力最强大的藩王。
一旦成功让楚王占据京城,其他藩王想要夺回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最重要是掌握京城等于掌握了朝廷。
大义在手,天下我有。
不怪乎晋王会如此急切匆忙南下。
再不争的话,到时候他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
“局势越乱对于楚王反而越有利,老夫甚至怀疑,这一切都是楚王故意为之,目的便是为了迫使晋王不得不下场。”
吕望目光深邃道。
“如果楚王在关键时刻抽身而退……”
薛云顺着他的思路低声喃喃。
“那么朝廷乃至福王凉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