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本应是温暖的,但今天,它落在城市的建筑上,却反射出一种冷冽而肃穆的光。
远方的地平线上,扬起了漫天的烟尘。那不是沙尘暴,而是一支庞大舰队在陆地上航行时卷起的尘埃。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从最初的低沉共鸣,逐渐汇聚成一股沉重、疲惫、却依旧顽强不屈的钢铁咆哮。
兰州城东部入口,厚达数米的合金闸门在一阵低沉的液压声中缓缓升起。道路两侧,隶属于西北联合基地第一集团军群的士兵们早已列队完毕。
他们穿着崭新的、墨绿色的作战服,身姿笔挺,手中的95式自动步枪擦得锃亮,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和肃穆。他们像一片沉静的绿色森林,等待着迎接一支从地狱归来的友军。
终于,第一辆战车出现在视野中。那是一辆99A式主战坦克,但它的模样凄惨得令人心惊。炮塔上布满了深可见骨的爪痕,反应装甲被成片地撕扯下来,露出下面焦黑的基底装甲。车体侧面的裙甲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不知遗失在了哪片尸山血海之中。它就像一头遍体鳞伤、从远古战场上蹒跚归来的钢铁巨兽,每一寸装甲都铭刻着血与火的印记。
紧随其后的是更多的坦克、步兵战车和军用卡车。没有一辆是完好的。有的车体上还挂着干涸的、已经发黑的残肢、内脏和碎骨;有的观察窗被利爪砸出了蛛网般的裂纹;有的卡车车厢被撕开了巨大的口子,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这支绵延数公里的钢铁长龙,与其说是一支军队,不如说是一座移动的、由残骸和伤痕构成的纪念碑。
当车队缓缓驶入基地,在指定的区域停稳后,引擎的轰鸣声在同一时间熄灭。世界骤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声和一种令人心悸的、劫后余生的死寂。
车门和舱盖一个个被推开。
先下来的是士兵。他们满身血污、硝烟和机油混合的恶臭,作战服早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他们的动作迟缓而僵硬,仿佛每动一下都在牵扯着灵魂深处的伤口。他们的眼神,大多是空洞的,麻木的,那是一种在目睹了太多死亡和恐怖之后,精神被彻底掏空的眼神。
然后是平民。他们从卡车的车厢里被搀扶着下来,许多人刚一接触到坚实的地面,双腿便是一软,瘫倒在地。压抑了太久的恐惧、悲伤和绝望,在这一刻彻底爆发。男人的哽咽,女人的抽泣,孩子的嚎哭,汇聚成一片令人心碎的悲鸣。他们茫然地看着周围那些干净整洁的建筑和士兵,仿佛自己是从另一个黑暗、血腥的世界,被强行抛入了这里。
张卫国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将官常服,肩上扛着闪耀的将星。这位西北联合基地的最高军事统帅,面容刚毅,眼神如刀。他身后跟着几名第一集团军群的高级军官,他们看着眼前这副惨烈的景象,都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一辆指挥坦克的顶盖打开,一个瘦削、憔悴的身影从里面爬了出来。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至少十岁,眼窝深陷,嘴唇干裂,那张布满硝烟和疲惫的脸上,写满了无尽的哀伤。但他依旧强撑着,挺直了几乎要垮掉的腰杆。
是袁飞。
他跳下坦克,踉跄了一下,身边的警卫员立刻扶住了他。他推开警卫员,整理了一下自己那件破烂不堪的军服,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张卫国。
“报告张司令!”袁飞立正,抬起那只仿佛有千斤重的手臂,敬了一个军礼。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两块砂纸在摩擦,“京城军区突围部队,奉命抵达!总指挥,袁飞!”
张卫国走上前,没有回礼,而是伸出那双宽厚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住了袁飞的肩膀,用力地捏了捏。他什么也没说,但那双虎目中流露出的沉痛和敬意,胜过千言万语。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张卫国声音低沉,他能感受到袁飞身体的剧烈颤抖。
袁飞的眼眶瞬间红了,那道用钢铁意志筑起的防线,在这一刻几近崩溃。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悲怆:“张司令……我们……我们出发突围的时候,军民合计,四十万。”
他的声音顿住了,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刀,深深地扎进他的心里。
“现在……活着到这里的,士兵,七万。平民,十四万。”
二十一万。四十万人的火种,在穿越了数千万尸海之后,只剩下了二十一万。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如果不是贵军第五十七军拼死相助,我们……我们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袁飞的目光转向身侧,那里,一名穿着文职干部服,头发花白,面色惨白如纸的中年人正在警卫的搀扶下走来。“这位是……胡炎磊副总理。”
胡炎磊,这位昔日在京城中枢里运筹帷幄的领导人,此刻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受惊过度的老人。他看着张卫国,嘴唇哆嗦着,眼中充满了惊恐和后怕。
张卫国松开袁飞,转向胡炎磊,郑重地敬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