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 > 第255章 绣线系情,匠心筑梦

第255章 绣线系情,匠心筑梦(1/2)

    晨雾还未散尽,萧朔和宋惜尧的车子就缓缓驶入苗寨。

    吊脚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青石板路上早起的阿婆背着竹篓走过,裙摆上的银饰叮当作响。

    宋惜尧摇下车窗深吸一口气:“是熟悉的草木香!”

    萧朔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这次可得把行李箱塞满绣布回去。”

    他们是应寨老之邀重返苗寨的。

    几天前临走时,几个年轻姑娘追着车塞来绣品,说想把传统手艺做出名堂。

    萧朔记得最清楚的,是扎着红头绳的阿依举着手机急得直跺脚:“外面都说我们的绣包老气,可明明是一针一线熬出来的!”

    刚放下行李,阿依就带着七八个年轻人涌进吊脚楼。

    男孩们腼腆地抱着绣绷,姑娘们把压箱底的绣片全摊在桌上。

    宋惜尧蹲在地上翻看,突然指着块绣着并蒂莲的帕子惊呼:“这个双面绣的针法绝了!”

    阿依挠挠头:“这是奶奶教的,可惜卖不出去......”

    当晚火塘边,萧朔摊开笔记本:“我们先给产品分分类,日常用的绣包、围巾,还有适合摆在家里的装饰画。”

    宋惜尧在一旁补充:“得让纹样更贴近年轻人审美,比如把传统蝴蝶纹改成卡通版。”

    阿依眼睛发亮,抓起炭笔就在地上画草图,结果太激动把炭灰蹭了满脸。

    第二天,整个寨子都热闹起来。

    萧朔带着几个小伙子搭建临时摄影棚,用竹竿和白床单搭背景,宋惜尧则手把手教姑娘们摆造型。

    阿依穿上新改良的刺绣连衣裙,却因为太紧张总走同手同脚,逗得围观的孩子们笑作一团。

    萧朔举着手机当摄影师,边拍边喊:“阿依看镜头!想象你在追寨头那只花蝴蝶!”

    产品图拍好后,萧朔犯了难。

    他举着手机给宋惜尧看:“文案怎么写?'手工刺绣,品质保证'太老套了。”

    宋惜尧咬着笔头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就写'每一针都藏着苗寨的月光'!”

    阿依凑过来拍手叫好:“再加上我们的口头禅'绣不好就不吃饭'!”

    品牌名的讨论更热闹。

    有人提议叫“苗绣坊”,被阿依嫌弃太普通。

    又有人说叫“银线缘”,结果发现和外地店铺重名。

    最后还是宋惜尧灵机一动:“不如叫'绣语'?既代表刺绣是我们的语言,又谐音'相遇',就像我们和苗寨的缘分。”

    大家围着她转圈圈,连寨老都笑着说要请她喝糯米酒。

    样品做出来那天,整个寨子像过年一样。

    阿依设计的帆布刺绣包最受欢迎,原本土气的牡丹花被她改成Q版形象,绣在米白色的帆布上格外清新。

    萧朔特意在包内侧绣了行小字:“此包由阿依姑娘熬夜三天绣成。”

    宋惜尧笑他太会搞营销,他却一本正经:“这叫赋予产品故事感。”

    第一批订单来的那天,寨子里炸开了锅。

    阿依接到三十个绣包的急单,兴奋得在吊脚楼间跑来跑去,结果摔了个屁股墩还乐呵呵的。

    萧朔和宋惜尧连夜帮着分拣布料,宋惜尧困得直点头,萧朔就把她按在椅子上,自己哼着山歌剪线头。

    随着订单增多,新问题接踵而至。

    有次客人投诉绣线掉色,阿依急得直哭。

    萧朔带着她跑遍县城找优质染料,宋惜尧则在家研究固色工艺。

    两人在院子里支起大锅煮绣布,结果火太旺把锅烧糊了,满院子都是焦味。

    最后还是寨老送来祖传的草木染配方,才解决了难题。

    品牌慢慢做出名气后,有商家提出要批量生产。

    萧朔和宋惜尧带着阿依连夜开会,阿依把辫子甩得啪啪响:“机器绣的没有灵魂!”

    “我们就是要让客人摸到每一针的温度!”

    最后他们决定推出限量手工款和机器辅助的快消款,既保证传统工艺,又满足市场需求。

    忙碌的日子里,小浪漫也从未缺席。

    萧朔会在凌晨收工后,偷偷给宋惜尧煮一碗酒酿圆子。

    宋惜尧则会把两人的名字绣在样品边角。

    有次阿依发现这个小秘密,故意举着绣品大喊:“萧大哥宋姐姐又秀恩爱啦!”

    整个院子都笑翻了。

    最难忘的是品牌第一次参加展会。

    阿依穿着盛装站在展台前,紧张得说不出话。

    萧朔和宋惜尧一人拉着她一只手,引导她介绍产品。

    当有客人当场下单时,阿依激动得抱着宋惜尧转圈圈,萧朔在旁边举着手机录视频,笑得比谁都开心。

    离开那天,寨老把新绣的围巾披在两人肩上。

    阿依带着年轻人举着“绣语”的牌子追着车跑,牌子上还歪歪扭扭画着他们三个人的卡通形象。

    宋惜尧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