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看到萧雅的小动作有些暧昧的时候,也没有丝毫介意,反而被逗得更高兴。
“走吧,我看你们也饿得惨了,我刚好带了些大米,煮点粥给你们喝,先让胃适应一下。”
许三带着她们来到宿营地,开始用头盔给他们煮稀饭。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许三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不能再赶夜路。但是,从这个夕阳看,明天或许会是一个炎热的晴天。但无论如何,比起下雨还是要舒服一些。
营地人不多,一共是十八人,而且医务人员就有九个。
许三拿出了五斤米,煮了十几个头盔很稠的稀饭,大家都是学医的,都知道饿急了不能吃太多。
吃完后,许三又给了他们一些急需的药物,伤员们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许将军,你让我们返回,不回国了?”军医老江听了许三的安排,大吃一惊,他以为许三会带着他们回国。
吃完饭,大家集合起来商议后续的安排。
“不是不回国,是这条路走不通,你们现在就走得这么辛苦。可是后面的难度,比现在要难几倍,你们根本没有可能走完这条路。”许三说得有些直,他现在找到了萧雅和赵玉墨,只要带着她们两人走,至于其他人,如果不愿意,他是不会勉强的。
“我愿意跟着将军换一条路走。”这时伤兵里的一位军官开始表态。
“上尉,你是哪个单位的?”许三转头问道。
“卑职,第五军后勤军需官上尉李泽君。”上尉回答道。
不过他说话的时候带着些奇特的口音,不像国内人一样。许三好奇问道,“兄弟说话口音有些不同,是哪里人士?”
“卑职是马来华侨,祖籍福建永定,主动回国抗日的。因为上过学,会算数,所以被安排在后勤管理物资。”李泽君上尉说道。
许三给他敬了个军礼,“我代表国内的军民,感谢你们这些华侨,之前滇缅公路的很多司机就都是华侨组成,你们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内的人民感谢你们。”
李上尉赶紧站了起来回礼,“将军过奖,咱们都是华夏子民,必然互帮互助,在所不辞。”
许三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次看着军医老江,“江军医若是一定要走这条路,我可以给你们留一些药品和粮食,我会走另一条路,因为那里现在已经上千溃兵开始聚集。”
“上千人?许将军,我跟着你走,我们自己走这条路也没有丝毫把握的。”江军医听到还有这么多人,立即就答应了。
能获得江军医的认同,许三还是非常高兴的,萧雅说这位军医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资深医生,这次过来主要是为那些军部的高官们服务的,不但在外科手术上技艺精湛,还对丛林传染病这些国内少见的病种也是有涉猎的,他的存在能很好的保障队伍的健康。
而九个伤员无一例外的都是底层军官,除李上尉外,还有三个上尉、三个中尉和两个少尉。
还有六位护士小姑娘,也是许三队伍急需要的,都是人才啊!
在许三的设想里,一支完整的队伍必须要各个兵种齐全的。这里不仅限于战斗部分,还包括辎重后勤、工兵、医疗队等这些辅助单位。
其他兵种都能凑合,甚至许三都能指导一二,唯独这个医疗团队太过特殊,专业性太强。
现在江军医和萧雅很好地填补了这块的空缺。
第二天一早,许三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早餐,有饼干、肉罐头和稀饭。
大家饱餐一顿,开始往回走。
“三哥,你的背包怎么那么大?你背着不累吗?给我看看里面。”赵玉墨总看他从里面掏东西,有些好奇的问道。
另一边的萧雅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兴趣。
“还是别看了,为了多装东西,都塞得很紧,现在弄乱了,不好整理。”许三推脱道。
这有什么好看的?等下让你看到里面就那么点东西,我再拿出点别的,你不是更好奇?
赵玉墨撇了撇嘴,微不可闻地嘀咕了一句“小气!”
许三一头黑线,自己耳朵太好,人家的小声吐槽在他这里如同洪钟大吕。
只是他有些适应不能,和两个女孩的这次相遇,发现她们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倒是有些从小接触的邻家小妹的感觉,一点都不见外。
这种性格外放,不再隐藏的相处方式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回去的路上,许三找到了江军医,“江医生,等我们和大部队汇合后,我想你挑几个识字的,比较灵活的年轻孩子学一下战地救护,你觉得可行吗?”
“许将军要做长期打仗的准备?”江军医有些诧异。
“不错,咱们接下来的路,放弃了和大自然做斗争,但需要和鬼子的搜索队做斗争。咱们的部队太过简陋,几乎和古代有得一比,士兵们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护。造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