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葛明想了想说到:“惠褒说在曲江池附近有铺子,高明说有庄子。不过葛家有各种做菜的秘方,还有其他人根本就做不出来的调料,所以葛家应该占大头。”
“不如葛家占六成,惠褒和高明各占两成,李叔父觉得如何?”
李家父子三人异口同声:“不行。”说完父子三人相视一笑。
李世民说到:“铺子有了,庄子有了,你葛家就出点秘方而已,我看最多占两成。”
“李叔父,秘方是独一无二的,铺子和庄子不是。小子也可以选择跟其他人合作,照样可以开酒楼。”
虽然李世民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皇家被一个小子占便宜,心中自然不太舒坦。
“李叔父,小子跟高明是多年好友,跟惠褒也一见如故,不如就小子四成,高明和惠褒每人三成。”
李世民听后点点头,葛明又接着说到:“不过小子有个条件,高明和惠褒不参与酒店的经营和管理。”
李世民问到:“这是为何?要是你小子徇私贪污了怎么办?”
葛明笑着说到:“小子贪污?小子又不差钱,开酒楼就是为了让美食传遍整个大唐。如果不放心小子,就派几个账房过来,但是不能参与酒楼的经营和管理。”有账房其实也没用,葛家的账目外人看不懂。
葛明又问到:“高明,惠褒,你们懂得经营酒楼吗?”
李承乾和李泰很想点头,但是确实不知道如何经营,只能摇头。
“李叔父,做事情最怕外行指点内行,那非要乱套不可。再说民间有句话俗话,叫做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所以酒楼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小子。”
李世民作为皇帝,自然非常认同葛明的说法,事情就这么定了。
只是跟后世不同,完全不用签合同,因为签合同简直是对贵族的侮辱,人家不会说话不算话的,这是脸面,在贵族圈里生存的根本。
尘埃虽然落定,但是葛明觉得亏大了,毕竟秘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总是觉得被魏高明和李惠褒占了便宜。心里安慰自己,这不是为赚钱,本小郎君到长安是推广美食的,让大唐人都吃上可口的饭食。至于魏高明和李惠褒,本小郎君就当是扶贫了。
李泰不知道哪根筋儿搭错了,笑着对葛明说到:“明哥儿,为何没看到百爪挠心这道菜式?”李世民都让李承乾称呼葛明为明哥儿了,李泰自然也要跟着喊才行,也不葛兄葛兄的了。
李泰的帖子写明了必须有这道菜,葛明也让张春来做了,但是这菜确实不是一般人敢吃的。谁知道李泰是不是要坑自己?
今天要展示的葛家的饭食,不是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干脆就没上。再说还有女客在,葛明自然不会上这道菜。
没等葛明回答,李世民也好奇的问到:“对啊,惠褒说这道菜非常有特色,点明了要我品尝,为何没上?”
“李叔父,美食多了就不觉得是美食了,这道菜不如等到下回再品尝如何?”为了防止老李看到炸虫子会呕吐,还是换个机会的好。
“也好,今天已经心满意足,过犹不及,那道美食还是等到下次。”
。。。
最后葛明跟李承乾和李泰约好了看铺子和庄子的日子,今天的任务基本就完成了。李家人消食也差不多了,这才呼啦啦的带着奴仆回宫了。
葛明还在忙着让老仆收拾锅碗瓢盆时,李家人已经出了曲江池,上了豪华马车直奔皇城。
李世民对面是长孙皇后,一岁多的李治被长孙皇后抱在怀里。
李世民突然发笑,长孙皇后笑着问到:“陛下,可是有什么好玩的事?”
“观音婢,你看葛明这小子如何?”
长孙皇后想了想说到:“臣妾从未见过这样的少年,虽然年幼居然有些老成,做事说话都不像个少年。诗句张口就来,如同满腹学问的大儒一般。居然还懂得带孩子,臣妾实在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个孩子。”
李世民笑着说到:“做生意怕也是一把好手,如果不是真心想要跟承亁和青雀交往,别说三成份子,两成份子都不愿意给。”
“葛明这小子说的没错,手拿秘方可以找任何人合作,谁出价高就跟谁合作。”
“朕虽然不赞同承亁和青雀跟商业沾边,但是满长安的勋贵都在偷偷做生意。尤其是承亁,如果不懂得商业以后会吃大亏。”
长孙皇后说到:“还是陛下想得周全,葛明身上太多神奇之处。”
“臣妾也数了数,不管是美食、千里眼、伤口缝合等等,这些年居然为国家立功这么多。每种东西看似无意中弄出来的,这孩子还说是胡搞瞎搞,其实每样东西都充满了学问。”
李世民说到:“这小子乱七八糟的杂学都会一些,弄出来的东西全都有用。将来啊,这小子怕是承亁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长孙皇后把李治的手从嘴巴里拿出来,接着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