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63章 大事成了

第263章 大事成了(1/3)

    长孙皇后听后不住的点头,孙神医啊,谁不知道孙神医。

    葛明经常把孙思邈的牌子拿出来给自己站台,百试百灵,因为自从前些年疫病之后,不少上层是知道孙思邈在葛家住了很多年。

    葛明看到菜已经出锅了,就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到:“叔父婶母,不如咱们进船舱等待美食如何?”

    李世民点点头,又带着众人下楼进了船舱,众人又再次入座,不大工夫一道热气腾腾的菜就上桌了。

    还是爆炒羊肝,这也是张春来现在做菜的风格,喜欢用这道菜显示自己的厨艺。因为不管什么肝想要做出鲜嫩的口感了,最重要的就是火候。

    羊肝这东西也是如此,弄熟了谁都会,弄的鲜嫩就非常不容易了。

    古代贵人不吃猪肉,更不要说猪肝了。杀牛犯法,所以只能偷偷吃点牛肉、牛肝之类的。吃的最多的还是羊肝。据说后世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很喜欢吃羊肝,但是做了皇帝之后颇为节俭,把羊肝都给戒了。

    一道爆炒羊肝就俘获了众人的胃口,鲜嫩异常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李世民不由得拍手叫好。

    “葛明,这道菜确实如你所说,少一分则生,多一分则老,果然是考验火候的一道菜。”李世民其实吃过这道菜,还是前几天李承乾带回去的,只是厨房给蒸热了才吃的,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是跟刚出锅的完全没办法比。

    葛明怕胆固醇高,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养生了,所以对于羊肝这样的食物都是适可而止,再说今天的菜式会很多,没必要对着一盘菜下死手。

    随着一道道菜摆上了矮几,除了葛明之外都是胃口大开。葛明又不停的感叹,李家是皇族,看来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单凭能够到皇家的曲江池来玩,还有周围这么多护卫,身份怕是非常尊贵。那其他的勋贵生活条件大多肯定不如李家,这酒楼的生意怕是稳妥了。

    一道开边凤尾虾上桌,这才是葛明比较喜欢吃的菜式。青虾去头去虾线,沿着中间剪开,用刀背敲几下,防止虾肉卷曲,也成了凤尾的形状。铺上泡软是粉丝,淋上蚝油、鱼露、酱油,加上金银蒜上锅蒸一会就行了。就是个头稍小了一些,远不如后世常见的白虾。

    粉丝、耗油、鱼露、酱油都是葛家的东西,这种菜式自然要大力推广。

    葛明赶紧给大家介绍:“叔父叔母,这道菜虽然叫做凤尾虾,但是其中的粉丝和蒜蓉比虾还要好吃,两位长辈请品尝。”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了葛明的介绍,果然先夹了一筷子粉丝入口。吃完之后不住的点头,心中想到这比羊肉汤里的粉丝好吃太多了,难道这才是粉丝的正确吃法?

    这时候就看出来大人还有孩子的区别了,李承乾、李泰、李丽质更喜欢吃虾,已经开边的虾一口就能把肉吃掉,完全不用担心有去壳的麻烦。

    一道粉蒸羊肉上桌,李世民对这道菜非常偏爱。老李的想法很简单,这又是饭又是菜,要是行军途中来上这么一蒸笼,那杀敌都更有力气。看来军中的厨子都是废物,只会乱七八糟的煮一锅,乱七八糟的这么蒸熟。

    李世民一边吃一边晃着脑袋,李承乾等人也是如此,从小吃惯了羊肉就不会觉得羊肉膻味重。

    随着葛家美食一道道上桌,除了葛明之外其他人吃的均是汁水淋漓。葛明也没忘记还在牙牙学语的李治,让人张春来蒸了一小碗水蒸蛋,又让荣婶用巧手做了一些很小的饺子,皮薄馅大。

    看到极为精巧的两道吃食上桌,葛明笑着对长孙皇后说到:“叔母,这是给小志(稚)准备的吃食。这是一碗水蒸蛋,只需稍稍调味就行,婴儿不能吃味道太重的食物,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

    “这是几个小巧的饺子,少盐少油,最适合小志了。”葛明只知道这娃子叫小志(稚),但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字而已。

    长孙皇后一听有些惊讶,疑惑的问道:“口味重的东西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这是什么说法?”

    葛明说到:“孙神医说婴儿的肠胃、五脏都不如大人,不能大人吃什么婴儿也吃什么。孙神仙说关键就是吃食要丰富,各种荤素都要有,要少盐少油,更不能放糖,这样才能茁壮成长。”

    孙思邈自然没说过这话,但是葛明就是喜欢拿孙思邈站台。孙思邈是最早创立儿科的人,治病是好手,但是育儿的经验远不如来自后世的葛明。

    抱着李治的张嬷嬷听后脸色有些不好看,在老婆子看来小皇子已经长了八颗牙了,大人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从来没想过什么少油少盐,少油少盐那是穷人家的吃食。

    一把年纪被人说不专业,任谁都不太舒坦。不过等听到是孙思邈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长孙皇后说到:“葛明,你小小年纪,为何知道这些?”

    葛明挠挠头,笑着说到:“小子有个侄女今年三岁,总是吵着要好吃的,凡是给小侄女的吃食小子都询问过孙神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孙皇后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