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那个孽子居然知道练字了?”老房开心不已,声调都高了几分,忙问其中缘由。
老仆把刚才所见说了一遍,房玄龄也倍感神奇。房玄龄认为房遗爱这个混账就算写钓鱼秘籍,那好歹也是在练字,总比在家里胡闹的好。
“葛明这孩子博学的让人惊讶,好像什么学问都知道一些。”老仆拼命点头,毕竟葛明的那些钓鱼理论,让老头听得傻眼了,不过钓鱼而已,居然那么多说道。
“葛明这个孩子老夫是收着了,说不定只有葛明能管得住遗爱这个混账。”老仆拼命点头。
“让遗爱把今天葛明的诗抄十遍。”老仆一听直撇嘴,果然阿郎和小郎君之间甚是了解,刚想出门去安排。
房玄龄又说到:“拿些香肠晚上蒸了,那个混账爱吃。”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老房不愧是个名相。
。。。
葛家进京主要有几件大事,葛三爷等着李世民召见,其次是拜见葛明恩师房玄龄。今天拜见了房玄龄,葛家大事就完成了一半。
不过对于葛明来说,魏高明是要去见见的,顺便看看魏征,这老头千古名臣让人敬仰,再说这老头对葛家也是有帮助的,当初的伤口缝合、肉牛变耕牛可都是人家上奏的。
葛家父子上了马车,葛明就问道:“父亲,咱们什么时候买个宅子?尉迟叔叔虽然不见外,就怕外人说闲话。”
“这点父亲也想到了,只是盛情难却,等到父亲差事下来再跟你尉迟叔叔说吧。”尉迟家非常大,住起来也非常舒适,只是怎么都不如住在自己家里,葛明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圣旨中说让葛三爷在右武侯任职,那就更不能住在尉迟家了,上下官一个宅子,无论如何都不合适。
“父亲,孩儿想去拜访下魏高明,顺便看看魏侍中。”
“魏侍中对葛家有恩,应该去看看。要说葛家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两位宰相对葛家颇为看重,看来是祖宗保佑啊。”
唐代最高级别的组织是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房玄龄是中书省的中书令,魏征是门下省的侍中,全是一把手。一个负责国家大政,一个负责监督。
“一会为父让人去魏侍中家投名帖,明儿想要哪天去拜访?”
“要不还是明天这个时候,如何?”葛三爷一听也好,于是点点头,一会功夫马车就到了尉迟家门口,
葛家父子刚进自家院子,就有一名葛家老仆过来施礼。
“小郎君,有人给您投名帖。”说完把大红的帖子递给了葛明,葛明一看名帖上就写了三个大字:魏高明。
“父亲,看来巧了,魏高明知道孩儿到了京城,这怕是要约见面的。”
“嗯,那你去就是了,魏侍中家里为父自己去就是了。”
葛明点点头,然后打开拜帖,原来是明天中午在一家叫做醉仙居的酒楼碰面。醉仙居,这不是因为李白才出名的吗?难道这家酒楼现在就有了?
“父亲,母亲说孩儿年幼,只能用父亲的拜帖,为何魏高明比孩儿小一岁,自己都有拜帖?”
葛三爷挠挠头,说到:“为父哪里知道?要不为父也给你弄几张拜帖?”
葛明挠挠头,说到:“父亲大人,孩儿就算有拜帖,应该递给谁?”满打算算只有房玄龄、魏征、魏高明、孙思邈几人。
晚上又是群魔乱舞,根据尉迟家下人的说法,为葛三爷接风起码半月时间。
小哥几个又是早早溜出了酒宴,在葛明的小院子里烧烤、吹牛,这比跟那帮杀才长辈舒坦多了。
“老四,你这酒量以后还是不要喝的好。”葛粮一口烤肉蘸干料,一口米酒,吃的正舒坦。
“明哥儿,你就这酒量,是怎么弄出来的烈酒?”尉迟宝林正在嚼着一条羊舌,如同跟羊接吻一般。
“什么意思?不会喝酒就不能搞出烈酒了?不会作曲难道就不能听曲了?根据小弟对你们几人的观察,在父亲没到京城之前,你们三个怕是没少去听曲吧?”
“明哥儿,你是了解二哥的,二哥不是那样的人。”葛仓赶紧反驳,表示没有的事。
“老四,三叔没来之前,大哥每天就想念你们,哪里有兴趣去那种地方?要说去还真去过,不过都是宝林兄弟拉着我们去的。”
尉迟宝林一听,把葛家哥俩抱住,一顿乱拳,嘻嘻哈哈胡闹了半天。
等到三人胡闹够了,葛明才问道:“宝林哥哥,醉仙居是个什么地方?”
“醉仙居啊?就在东市,算是长竿数一数二的酒楼了。你们到了第一天,就是醉仙居的厨子上门做的饭食。”
“就这水平?数一数二的酒楼?”葛明转头对还在忙碌的张春来说到:“春来大哥,看来食为天以后可以冠绝大唐了。”
在蒸煮炖烤为主要料理手法的初唐年间,绝对无法跟食为天的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