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宝林笑着说到:“别看明哥儿酒量不行,酒品还不错。喝多了就睡觉,再看看那些叔伯,指不定多闹腾呢。”
。。。
次日醒来时,葛明得头有点疼。丁香和小丫听到房间有声音,赶紧进来服侍葛明洗漱。
“小郎君,夫人让奴婢转告您,以后不准喝酒,十八岁以前米酒都不准喝。”
“让母亲放心,给我钱让我喝都不喝了。”丁香和小丫抿着嘴笑,葛明说的是真话,第一次在大唐喝酒,就这酒量还是不说自己会喝酒的好,实在太丢人了。
小猴子端来了温热的小米粥,还有葛家的几样酱菜,喝过了小米粥人就精神多了。今天哪里也不能去,就等着下午要去拜见房玄龄。
下午的时候葛明穿戴一新,淡蓝色长袍,头发梳成马尾,在铜镜里面照了照,直呼:“谁家小郎君,居然如此俊俏?”逗得丁香、小丫、小猴子三人偷笑。
今天是个大日子,葛三爷昨天有意没有喝太多酒,否则上午是爬不起来的。不过起床之后满嘴酒气,刘氏赶紧让下人找来丁香,让葛三爷提前含上一颗,葛明买东西这就用上了。
葛三爷此时也穿戴一新,因为不是以官员的身份拜见宰相,而是以家长的身份拜见老师,自然不用穿官服。
再说在宰相面前就不要显摆自己是个当官的了,多大官能大得过中书令?父子两人出发,带上福伯还有几名老仆。
出了尉迟府,马车已经等在了大门之外。
其实路程不远,甚至可以说很近,因为李世民把皇城周围的宅子都赏赐给了这些近臣。不但代表恩宠,有事召见的话也能早些进宫。
葛明还没等跟父亲说上几句话,就听到“驭”了一声,已经到了。
葛明下车,问了问赶车的尉迟府下人,答曰:其实就是邻居,只是两家宅子都有点大,无非是从尉迟家大门,走到房家大门而已。嗯,居然这么近,以后听恩师教导就方便多了,好惨。
葛三爷也下了车,赶紧整理整理衣衫。
尉迟家的仆人上前跟房家仆人讲了几句话,就看到房家的仆人下了台阶,对葛三爷和葛明施礼道:“这位定是临渝县男了,那这位一定就是阿郎弟子了,两位贵人请跟小人来,阿郎早就传出话来,让贵人到了就去书房。”
葛家父子带着福伯进了房府,葛明一边走一边东看看西看看,这可比尉迟家的精致好多了。看来文人和武人不同,在住宅上的要求相差巨大,葛明居然有些喜欢房府的景致。
宰相家的宅子也深,比坐马车的时间还要长,才到了房玄龄的书房。下人推开门,让葛家父子到书房等着,福伯就守在书房门外,随时等着主人召唤。
房府下人退出书房,估计是请房玄龄去了。葛明在书房内打量了半天,发现书很多,也知道是不是真的看过。要说看书葛明这些年还真看了不少书,有的书是自己想看的,有的是无聊随便看看,有的是房玄龄写信让看的。
除了书之外,墙上挂了不少字画,其中居然有一幅仕女图,画落款居然是阎立本。这可是牛人啊,葛明很想把画扯下来,留给后世子孙。
阎立本也是李世民的近臣,武德年间就担任了秦王府担任了库直,库直官名虽然不好听,这是亲信才能担任的,不但要亲信而且有才华。
阎立本的这个仕女图里面的仕女各个肥壮,可是葛明在大唐这几年从来就没听过以胖为美的说法。那这个原因可能就有一个,阎立本画家喜欢丰满的女子,所以画中全是胖子。
后辈的画家讨好前辈,或者干脆模仿前辈,结果胖女人就成了唐代画的重要特点。后世人发现唐代流传下来的画好多胖胖的仕女,然后就推测唐代以胖为美。
嗯嗯,葛明觉得自己的推断非常有道理。
其中还有几首葛明抄的诗,居然跟阎立本的画挂在同一面墙上,这就让人有点汗颜了。
正在这时候书房门被推开,房玄龄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葛明见状赶紧来个大礼参拜,跪下说到:“学生葛明,给恩师见礼。”
房玄龄赶紧上前把葛明扶了起来,笑着上下打量了一番葛明。
“不错不错,三年未见,长高了很多。”
葛三爷见状上前施礼:“下官葛庭玉,见过房相。”
房玄龄笑着说到:“寻相不用多礼,今天没有上官下官,只有老师和家长,赶紧落座。”
房玄龄和葛三爷两人坐好,葛明这个晚辈是不能坐的,只能站在葛三爷背后。
“恩师怎么知道家父的字?”葛明非常疑惑。
“哈哈哈,为师当年跟着当今陛下东征西讨,在军帐之中自然见过你父亲。”
葛三爷说到:“说起来惭愧,当年下官有不得已的苦衷。”
“此事老夫已经知晓,这次陛下让你带着葛明入京就是解决当年之事。葛明对朝廷有功,你这些年也兢兢业业,相信陛下定会网开一面。”原来房玄龄已经了解了其中的前因后果,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