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哥哥,你家买东西从来不讲价?”
“不讲,父亲大人说没人敢骗他。”
葛明心说这一对父子,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钱太多。。。。。。。巧了,这对父子还真是又傻又有钱。葛明本打算要是开酒楼让尉迟家入伙,现在一看觉得此事应该慎重才是。
“宝林哥哥,这叫骑自行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尉迟宝林一头雾水,什么自行车、酒吧?葛明顺口说的没经过大脑,于是赶紧改正到:“小弟是说走路逛青楼,该省省该花花。”
尉迟宝林。。。。。。
葛粮。。。。。。
葛仓。。。。。。
我家老四什么都懂,刚才还装傻问青楼是卖什么的。。。。。。
三个哥哥面色难看,葛明没事人一样继续逛西市。总算找到了一家卖香料的地方,距离老远都能闻到味道。
香料这东西味道极为浓郁,不但能够去掉肉类的腥膻,提升香味,而且能够让肉类更长时间不变质。也不知道为何,人类对于香料的喜欢痴迷到了骨子里,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香料在更古老的时候被认为是神的恩赐,经常用于祭祀、殡葬等等等。嗯嗯,以前的不少香料都搭配死人用的,现在变化是真的大。。。。。。
这家店铺门口站着一个胡人,眼窝深陷、满脸胡子,个头不高居然很胖。看到葛明打算进去看看,赶紧笑脸相迎。
“这位贵人,小店全是上好的香料。”虽然是个胡人,居然大唐话说的这么流利,看来是在这里待了很多年。
葛明没理这个胡人,带着众人进了这家店铺,发现里面有孜然、肉蔻、胡椒、丁香,都是这个时代还没大量引入的香料。
这里面最不值钱的就是胡椒了,因为隋末唐初的时候大唐已经开始种植了。孜然也叫安息茴香,在大唐就是叫安息茴香,孜然是吐蕃的叫法。
别看这不起眼的东西,长在田地里如同杂草一般,但是现在的大唐没有。葛明实在怀念后世烧烤的味道,所以不管价格多贵还是打算买上一些。
这些香料的产地不同,也不知道这个胡子到底怎么弄到一起的。比如孜然、胡椒只能从西域而来,应该是走陆来的。但是丁香、肉蔻都是原产东南亚的香料,一定是坐船来的。
葛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闻闻这个闻闻那个。
“丁香姐,快过来,给你介绍一个好朋友。”
丁香不明所以,上前问道:“小郎君,这里怎么会有奴婢的朋友?”
给个拿起一颗公丁香,对丁香说到:“丁香姐,这个香料也叫丁香,嘿嘿。”
丁香嗔怪着葛明,然后站到了葛明身后。
香料里的丁香跟丁香名字的丁香是完全不同的,丫鬟丁香名字的由来是一种原产中国的高大树木的小花,北方比较常见,这小花非常香,葛明最早做的香皂就是用的丁香花。
公丁香原产东南亚,也叫钉子香,不是果实而是花蕾,这东西好像一颗颗的小钉子一样,因而得名。公丁香做菜的时候用的不多,因为香味太浓会掩盖了肉香。葛明知道这东西也是因为钓鱼佬的身份,用公丁香泡酒,丁香酒泡小米钓鲫鱼。
因为这东西有一股浓郁的香味,成为大臣、青楼女子的必备之物。据说大臣要是跟皇帝奏事的时候,喜欢在嘴巴里含上一颗,可以掩盖嘴巴中的异味,还是非常有讲究的。
青楼女子自然也会使用这东西,不然在连牙膏都没有的古代,嘴巴怎么漱口也会有味道,那非要把客人熏个跟头不可。
丁香舌的说法可能就是这么来的,不是说女子的舌头像丁香一样细长,而是口吐芬芳的意思。
至于母丁香才是果实,同样是一种中药,只是价格没办法跟公丁香比。大臣和青楼女子那可都是有钱人,所以这东西价格必定不低。
葛明不打算买,因为做菜用不上,自己钓鱼根本也用不上这都东西,因为钓鱼资源太好可以随便钓,怎么都能钓到鱼。后世的钓鱼佬无数的香料都用上了,也未必钓得到一条鱼,可悲啊可悲。
“店主,这安息茴香怎么售卖的?”
店主一听问价,赶紧凑上前说到:“小郎君真识货,这是最上等的安息茴香,专门用来炙烤肉食。用来炙烤羊肉再合适不过了,去膻味提香味,让贵人满口香。”
“好了好了,本小郎君会吃,不用你来介绍,说个价钱,本小郎君把你这一袋子全买了。”
店主一听这可是大主顾,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这位贵人,只要十贯铜钱,这些安息茴香您全都拿走。”
十贯铜钱就是一万铜钱,假设一个唐代的铜钱在后世能卖十块钱,那么就是十万块钱。也就是说这一袋子安息茴香十万块。。。这东西不压秤,看样子也就是十来斤的样子,这么说来一万块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