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41章 葛氏集团的雏形

第241章 葛氏集团的雏形(2/3)

,既然自己连集团、股份都听不懂,那就干脆支持好了,毕竟葛明的做法至今没有一件事做是错的。

    这时候福伯跟禄伯耐心的解释到:“禄老哥,就是每个作坊都是独立的作坊,各自负责盈亏。但是这些庄子都是一个集团下,这个集团就叫葛氏集团。”

    “一个宗族,很多家,每家各过各的,懂了没?”

    “这样说老仆早就懂了,什么集团不集团的。”葛明听得一头黑线,要说福伯的比喻还真形象。

    “那这个宗族需要有人说了算才行,族长就是小郎君,不过小郎君只管管大事,平常的小事就自己拿主意。拿主意的也不是一个人,需要推荐几个人出来一起拿主意,少数服从多数。要是遇上了大事,或者拿不准的,就写信给小郎君拿主意。”

    禄伯点点头,说道:“这个主意不错。那这个股份是个什么意思?”

    葛明接过话头说到:“庄子上刚好三十户,每家给一份股份,全庄子就是三十份,葛家占七十份。到了年底算账,要是集团赚了一万贯,就给每家分一百贯。”

    禄伯听懂了,不过对葛明这种败家行为十分不赞同。

    “老仆可不敢说教小郎君,这事阿郎知道吗?败家也不能这么败家,已经给了很高的薪水了,年底还有一笔钱,这还要分主家的钱?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禄伯觉得非常不妥,摇头好像拨浪鼓一般。

    “禄伯,此事父亲知道,也同意。想要以后庄子上的作坊做得更大更强,就要让庄子上的人把作坊当成自家的作坊。”

    禄伯虽然还是不太同意,但是也只好顺了葛明的意思,毕竟这是葛家的产业,再说葛明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于是禄伯召集了三十户的户主,在葛家老宅院子里集合。

    葛氏集团第一次大会,就这么在院子里站着开始了。

    葛明站在院子里,禄伯、福伯站在左右,刘树义、丁香、小丫站在身后,居然有些气势。庄户不知道小郎君要做什么,但是只要小郎君来庄子,基本都是有好事。

    葛明清了清嗓子,当着众人的面把未来的举措一条条的说了出来。

    每家白白得了一份股份,年底赚得多分的就多。谁不知道作坊赚钱,这完全是主家给大家送钱呢。哪里有人不乐意的?以后就是小郎君说的股东了,就是东家。

    每个作坊设置经理一个,负责该作坊的运作,自负盈亏,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要撤职。这让其中部分作坊负责人有了一些压力,撤职不可怕,可怕的是太丢人。

    所有作坊都归葛氏集团管,葛明是集团的主席,不过只管管大事。

    集团主席下有总经理一名,就是禄伯,为期三年。设置副总经理四名,这四名需要大家推举,帮着禄伯管理整个集团。

    副总经理每年要考核一次,由股东负责投票。

    成立后勤部,负责食堂、修缮等乱七八糟的工作,集团直接管理。

    成立安保部,负责作坊区和庄子的安全护卫。

    成立销售部,负责集团的产品销售。这个部门其实最轻松,现在葛家的东西根本就不愁卖。不过根据葛明的经验来看,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出现模仿者,到时候这个部门就不那么轻松了。

    这些东西庄户大多听不懂,禄伯也是一头雾水,居然做了总经理了,什么是总经理呢?好像是管理全部作坊的,这不是要累死老仆?好在还有四个帮手。

    刘树义不住的点头,对葛明的这套方法还是比较认可的。

    葛氏集团的大会,就这么结束了。让外庄子在葛家庄子作坊做工的人羡慕的想哭,不过葛家庄子的人也有很高兴和更高兴之分,有的家人口多,儿子好几个,但是没有分家。现在就有点后悔,这要是分了家,不是可以拿好几份了吗?人就是这样,贪心永远是不足的。古代除非过不下去,否则不会分家,会被人指指点点家里不和睦。

    葛明有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因为葛家庄子是葛家的根基,只有这样自己不在临渝作坊才可能做大,所以分利润出去很有必要。分出去百分之三十,说不定能赚更多回来。就算是后世很多超级赚钱的大企业,创始人也占不了七成的股份。

    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需要很多人,所以分利润出去非常有必要。只是跟后世无良老板画大饼不同,这是真金白银的分出去,葛明觉得自己比后世的资本家强太多了。

    就算是当今的大唐,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股份制。李世民是老大,下面一群国公国侯,每人负责一摊工作。

    小猴子最近都在瓷器作坊,需要把瓷器的手艺教给这里的人,以后作坊只烧制少量的骨瓷。至于玻璃这种跨时代的东西,还是等到长安再说,小猴子自然要跟着葛明走。

    最为难的是庄子上的学堂,因为孙韬也会跟着葛明去京城游学,去长长见识,这里就没了老师。这些孩子不但是庄子的未来,也是葛家的未来,并且达到入学年纪的孩子越来越多,也需要请更多的先生分班教学了。

    孩子们都喜欢孙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