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40章 魏高明的风度

第240章 魏高明的风度(1/3)

    房玄龄让三人落座,跟葛粮问了问葛明最近的学业如何。

    虽然葛明现在不像前些年用功读书,但是葛粮不能这么说,于是一个每天早起、晚睡,手不释卷的老四形象出现了。

    房玄龄听着不住的点头。

    葛仓听着有些脸红,赶紧把头低了低。

    尉迟宝林觉得自己被关起来读书已经很惨了,没想到有人不用关起来,还这么老老实实读书。等葛粮口中的老四到了京城,一定要仔细看看,这孩子应该是什么一副书呆子模样?

    除了葛明,几人之间就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且房玄龄的身份过高,公务非常繁忙,所以葛粮等人不敢过多打扰,不过一刻钟就提出了告辞。

    房玄龄叫来了下人,把葛粮等人送出了府外。这才打开葛明的信,葛明给房玄龄的信从来都是毛笔字,内容远不如给魏高明的信丰富,因为毛笔字写起来太慢,所以大多是嘘寒问暖之类的话,然后说说最近在读什么书。

    房玄龄很喜欢葛明的字,虽然没什么特点,但是字体非常整洁干练,虽然谈不上美观,但是看着非常舒坦,这个本就是宋体字的最大特点,所以房玄龄是懂行的。

    为了防止房玄龄动不动就考较功课,葛明几乎每封信都会来上一首诗。每次看到葛明的诗,房玄龄都自愧不如,甚至有些脸红。

    房玄龄最后拿出一张纸,里面是用大字写的一首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极为简练的字,一副初夏的景色就呈现到了脑海之中。

    “好诗啊,好诗,这诗才老夫自愧不如。怕是长安城也没几个人比得上,假以时日,这还得了?”房玄龄感到无比自豪,葛明是自己的弟子,虽然自己没教过葛明作诗。

    房玄龄起身,回了内宅,让人把房遗爱又叫了过来。房遗爱以为今天的批评已经够了,没想到又被叫了过来。

    “你葛明师哥的诗,拿回去抄十遍。”房遗爱不情愿的接过这张纸,施礼之后回了自己书房。心中暗暗恨到:将来见到葛明一定不能给好脸色,这几年时间自己都不知道抄过多少诗了。

    。。。

    尉迟宝林、葛明、葛仓被房府下人送到门外。

    反正都出来了,事情干脆一天做完,就让尉迟宝林带着两人去魏征家里,打算找魏高明。

    尉迟宝林跟长安的纨绔本就不熟悉,自然不知道魏高明此人。魏征家在长安的东边,都已经靠近城墙的位置了。

    一路上三人东看看、西看看,葛粮和葛仓如同土包子一般。

    “两位哥哥,等忙完了正事小弟带着两位哥哥到处转转,京城里好玩的地方不少。尤其是有几家酒楼,那菜做的可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长安作为当世最繁华的都市,酒楼客栈非常多,葛粮觉得菜式估计比不上食为天,不过对有胡姬的酒楼非常向往。

    几人聊着天,一边走路一边逛街,大约走了两刻钟时间,就到了魏征所住的永兴坊。这里距离皇城就比较远了,人明显少了很多。

    到了魏府门口,尉迟宝林自报家门,求见魏府一个叫做魏高明的人。

    看门的看到三人穿着都不俗,自然不敢怠慢。其实看门的从来就没见过魏高明这个人,不过阿郎说有就有,因为都收了无数次的“快递”和书信了。

    只是现在人找上门了,到底去哪里找魏高明?看门的下人只好把三人先请到府里,安排在客厅等候,然后飞奔去找魏征。

    “阿郎,阿郎,有三个年轻人来找魏高明,小人已经把人安排在客厅了。只是,魏高明到底是谁,小人去哪里找?”

    魏征一愣,对下人说到:“这事你就不要管了,去把魏忠找来。”

    别人不知道魏高明,魏忠可是知道的。魏忠是魏家的老管家,跟着魏征很多年了。魏征为了帮着李承乾保密,每次去东宫送信都是这个魏忠亲自去的。

    就在昨天,东宫里面传出消息来,说是有拜帖到了魏家找魏高明,约定好见面日子赶紧禀报东宫。魏征还在留意这个事情,没想到人就上门了。

    葛家哥俩不知道其中礼仪,尉迟宝林估计也没人教,拜访人需要先送上名帖才行,约好了时间再来。尤其是这种晚辈对长辈,下官对上官。

    除非是很熟悉的朋友才是直接登门的,如同后世串门一般。就算是葛明来,这是第一次见面,也应该提前送来拜帖才是。

    于是人家的打算全都被这三个憨货打乱了。

    魏忠比魏征年纪还要大,这要是在后世都应该退休了。好在精神头不错,老人有老人的好处。

    “阿郎,何事唤老仆?”

    “赶紧亲自去趟东宫,就说客人到了,越快越好。”

    魏忠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按照主人吩咐去做肯定没错。魏忠走后,魏征到了会客的客厅。

    魏征是认识葛粮和葛仓的,当时在临渝还参加了葛粮的婚礼,并且送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