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32章 葛家的仇人

第232章 葛家的仇人(1/3)

    葛明迷迷糊糊起身,丁香和小丫伺候着用冷水洗了一把脸。

    进了院子就有人牵来粉丝,粉丝现在已经是高头大马了,别看皮毛颜色不怎么样,绝对是匹宝马,现在葛三爷看着都羡慕。

    葛明和刘义翻身上马,走前对丁香说:“丁香姐,让庄子上套车,晚些送你们回府。”说完跟着刘义直奔县城,一路上葛明就在嘀咕,到底什么大事,需要本小郎君出面的?难道老葛爵爷搞不定?老葛爵爷搞不定,咱也未必搞得定啊。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府门之外。葛府还是那么破旧,至少从外面看还是那副样子。母亲说富贵不用显摆,免得遭人嫉妒,但是里面大多焕然一新了,远不是从前能比的。

    让下人把马安顿后,葛明这才进了内宅。门外福伯守着,看到葛明赶紧打开房门让葛明进去。

    葛三爷、刘氏、葛粮、葛仓、大嫂全都在,连三岁的小侄女也被大嫂抱在怀里。葛明感觉气氛不太正常,要是在以往父母早就抢着抱小侄女了。

    话说孙思邈因为孙氏生了一个闺女苦恼了很久,当时号脉可是拍着胸脯说是男丁的,葛三爷还开开心心的去跟祖先汇报了下。结果生了一个闺女,孙老道甚至怀疑自己的医术起来了,所以这两年尤其的努力。

    “拜见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拜见大哥、二哥,大嫂。小玉儿,想没想四叔?”葛明抱起了名叫葛佳玉的小侄女,小侄女咯咯笑说想了。

    “父亲,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葛三爷面色不好,葛明询问也没说话,只是把一张公文递给葛明。葛明一看居然是一张调令,大致意思是让父亲进京,到左武卫供职。

    “父亲,左武卫大将军不是尉迟叔叔吗?在尉迟叔叔手下有何不妥?”

    葛三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到:“现在你也长大了,家里有些事情也应该让你知道了。”

    对于这个家,葛明早就知道有很多秘密,以前自己年纪小所以都不告诉自己,害的自己胡思乱想,现在总要解开谜底了。

    葛三爷对着门外喊道:“刘福,把刘义请过来。”难道说刘叔跟自己家的秘密有关?自己真是想破脑壳都想不到。

    片刻功夫刘义就进了内宅,给葛三爷和刘氏施礼,然后坐到了刘氏旁边。

    葛三爷这才开口说道:“现在家里人都到齐,有些事情也应该让你们知道了。”葛明看了看刘义,刘叔也是自家人?看来这也是个秘密。

    葛三爷清清喉咙,讲起了葛家的陈年往事,居然是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讲起。

    三十年前,那时候的皇帝还是杨坚,杨坚也算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鼓励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在位期间,国势强盛,府库充盈,经济繁荣,人丁大增,已经有了盛世的模样。

    隋朝鼎盛时大概有四百万户,李世民一直到死之前,人口都没达到隋朝的水平,就算到了李治统治时期,不过三百万户左右而已。不过盛世不能光用人口来衡量,军力、政治地位、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更重要的几个方面。

    葛明的祖父名叫葛唐,那时候正值壮年,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临渝县尉的职位。没错,那时候官位就是可以继承的,这个位置还是南北朝的时候葛家就有了。

    葛家这一支是从丹阳葛氏分出来的,先人每隔几年就会回到丹阳祭祖一次。顺便把新增的人丁报上去,好添加到族谱中。南北朝时天下大乱,葛家多少年都没回去祭祖了,这在古代就非常不孝了。

    国内初见盛世的模样,时局稳定了很多,所以葛唐打算回趟丹阳祭祖。这时候葛三爷十多岁的娃子而已,跟现在的葛明差不多,两个庶出的伯伯年龄稍长一些。

    往前多少辈都是一脉单传,到了葛唐这一辈居然有三个儿子,所以也应该回去祭祖,让老祖宗知道知道。

    那一年的清明节之前,葛唐从临渝出发,骑着快马南下去丹阳。一路上风餐露宿,还算平静。

    不过到了彭城的时候出了意外,就在路过彭城郊外时,居然遇上了一群人围攻一人。葛唐作为县尉,形形色色的人也都见过一些,看这帮人就不是善类,坏人嘛总是有个坏长相。

    被围攻的这人居然有些英俊潇洒,姿仪俊伟,一看就是好人的模样。眼看着这人就要吃亏,说不定小命都要丢在这里了。于是葛三爷横刀立马冲入战局,救了这个人。等到事后才知道,那伙人是当地山贼,听到这人外乡口音,而且穿着不俗,就打算来上一票。

    要说山东地界,在隋唐年间真是出响马的好地方。

    解围之后两人交谈,原来此人名叫刘文静,现任晋阳县令。祖籍彭城,这次也是回来祭祖的。两人同朝为官的,还都是回乡祭祖,年纪相当,居然有了相见恨晚之意。

    有时候人跟人的缘分就是如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甚至都是无意中结识的。更何况古人更重离别、更重友情,因为分别之后往往再也见不到了。

    刘文静盛情相邀,葛唐也有结交之意,在彭城盘桓了不少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