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29章 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

第229章 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2/3)

,论关系比你近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正什么功劳都是李世民的,大家只不过是在李世民的领导下,才完成了救灾的任务。

    当离开石艾县时,万人空巷 ,舍不得救灾人员离去,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声又一声的大唐万岁,陛下万岁不绝于耳。有的声音都哭喊哑了,看着都让人心疼。

    房玄龄口才了得,口才是个宰相的基本能力而已。后世评书里说,房玄龄跟魏征一样做过道士,专门劝人反隋,看来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要是房玄龄退休了,说说评书应该不少人打赏。

    今天过后,李世民威望大增,也是从这天开始,逐渐开始了全国种痘的事宜。不过这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怕是有个十年八年都做不完。

    只是关于封赏,让房玄龄也为难了。其他人都好说,加官晋爵给赏赐也就是了。

    最难的是孙思邈和葛明两人,一个一心钻研医术,根本无心做官,一个年纪太小,当不得官,再说葛明现在又是自己的弟子,如何封赏心里也没了主意,还需要避嫌才是。

    房玄龄看向杜如晦,这两人作为以前秦王府的重要谋臣,一直合作无间。后世有房谋杜断的说法,杜如晦自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

    杜如晦知道房玄龄在看自己,于是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神医孙思邈虽然不想为官,但是封赏还是不能少的,否则显得朝廷小气了一些。孙神医不但是神医,也是道家的名士,不如赐个封号吧。”

    李世民一听这是个好主意,不管你医术多高明,你根本还是道士,道家可是唐代的国教,那送个封号确实可行。

    “杜爱卿言之有理,只是不知赐个什么封号合适?”

    “臣听闻孙神医在民间有药王的称呼,不如就叫药王妙应真人,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心中叫绝,大声喊道:“不错不错,封号中包含医、道两家,哈哈哈,那散朝之后就拟旨吧。”

    药王是孙思邈在民间的俗称,也是这时百姓爱戴的标志,现在就相当于有了官方认证了。这还不算,妙应真人是宋金时统治者给孙思邈的封号,说来也巧了,杜如晦居然想到了这样的封号。

    其实唐代的真人不少,但是孙思邈这样的真人封号不多。因为唐代有不少嫔妃、公主做女冠,也都有真人的封号,甚至也有妙应真人的封号,但是含金量跟孙思邈就完全比不上了。

    杜如晦又说到:“臣也早就听闻葛明此人,年幼聪慧,十岁就能为国家分忧,只是我朝从来没有过如此年幼就为官的先例。”

    杜如晦顿了顿又接着说到:“古有甘罗十二岁凭借功绩,被秦王封为上卿,然而之后史书中无任何记载。臣以为葛明虽然有功,全赖父母培养有道,不如赏赐其父母双亲吧。”

    甘罗可是个大名人,一直到现在都有大人教育孩子,说人家甘罗十二岁成为宰相,你再看看你?不但教育了孩子,还显得家长多有学问一般。

    甘罗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左丞相甘茂的孙子。在世卿世禄的年代,迟早都会成为大官的。你再看看你,不过打工仔一个而已。

    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借才智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所以被封为上卿,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秦国的强大,弱国的使节谁理你呀?

    之后史书就再也没有记载了,十三岁的甘罗在做什么,那就没人知道了。所以甘罗的故事,无非是长大之后废了的一个典型而已。

    杜如晦不建议封葛明为官,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当说出甘罗时,李世民怎么会不懂?老李那也是熟读史书的,也算文化人。

    只是又要封赏葛庭玉,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愿意。不能不封赏,还必须要封赏,心里的小九九就只能暂时放在心里了。

    对于葛明,李世民也想再压一压,太早了为官未必是好事,虽然葛明聪慧,还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做官可不能光靠聪慧就行的,更靠一个人的阅历。不但要跟人相处,还要为朝廷做事,这也让李世民心中没底。这要是惹了什么祸事出来,朕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了。这孩子未来可期,不能早早的入了官场。记得刚听到葛明名字时,魏征也是这个意思。

    功劳朕先给你记在账簿上,等你年长些再说,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将来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

    “杜爱卿,朕准了,散朝之后拟旨吧。”

    至于房玄龄、尉迟恭的封赏那就比较简单了,官职已经顶级了,再升官只能封王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两人都有国公的爵位,增加一些实封,再蒙荫几个子侄就是了。

    实封也是唐代的一大特色,相当于打折。比如尉迟恭是鄂国公,封一千户,实封五百户。理论上是一千,实际五百户养活你一个人。这个一千也不是没用,相同爵位可以分个地位的高低。同样的国公,封八百户的就不如尉迟恭了。

    蒙荫也是做官的一种途径,一般来说都是立了大功之后,皇帝给的赏赐,可以让子侄直接出来做官。虽然科举制源自隋唐,但是还非常不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