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被吓醒了,擦擦口水看着一帮在欢呼的人。葛明不知道这些人在欢呼什么,不知道是不是也应该跟着喊“盛世”两个字。
房玄龄摆了摆手,制止了还在欢呼的人,拱手对孙思邈说到:“孙神医,老夫想请你做个见证,今天想收葛明为弟子。”
众人一听无不羡慕,宰相收弟子,将来前途还得了。再说都知道葛明还要陪着太子读书,这前途怕是打断双腿照样富贵呀。
孙思邈笑着说到:“老道有个道友想收葛明为弟子,结果葛明说不要做道士,说葛家人丁不旺,将来要多娶些老婆,也好开枝散叶,所以不愿做道士。”
“如果房相能够收了葛明,老道代表他父亲和母亲就能做主了,老道愿意做这个见证。”
葛明迷迷糊糊的磕头,然后就有了恩师了,这个恩师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相当于跟房家绑在一起了,以后房家出了事情,这个弟子也跑不掉。
看来都是命啊,这一灾怕是躲不过了,只希望恩师以后争点气,好好把房遗爱管管,不然弟子也要跟着吃瓜落。
葛明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多虑了,自己还要跟太子李承乾读书的,这货用不了多少年就造反,还没等到恩师家出事,自己早就出事了。
嘿嘿,恩师啊,到时候弟子连累了你,千万别后悔今天的决定。还有,记得把弟子捞出来。
明知道两个大坑,本小郎君只能往下跳。
房玄龄收弟子,自然要好好庆祝。尤其是葛粮、葛仓还有禄伯,笑的都哭出来了。
哎,做事不能看眼前,现在是有好处,将来麻烦大着呢。
。。。
次日众人集合完毕准备出城,城里人全都走出房门相送,出了城门之后还有不少人跟着。葛明在人群里看到了尚振斌,左手牵着翠花,右手牵着高氏。生怕两人被人群冲散了,看来这个糙汉子会是个好父亲,好丈夫。
上一路上路过的村庄,里面人听说朝廷的军队、御医要回去,尤其是孙神医还有那个小神医也要走,也都纷纷出了庄子相送。
没想到最后跟着一大堆人,房玄龄见状带着孙思邈、葛明,尉迟恭等人,好说歹说才让众人回去了。
军队到了石艾县边境驻扎起来,按照孙思邈的提议进行整顿,这又是七天时间过去了。葛明觉得很辛苦,因为有了恩师,每天都要早点起来请安,不能少了礼数不是。
关于功课的考较是少不了的,葛明自然对答如流,这让房玄龄非常满意。
好在离别的日子总算到了,不然本小郎君要崩溃了。
房玄龄拉着孙思邈的手,说了无数感激的话。
又拉着葛明的手说到:“陛下让你束发之年再陪着太子读书,是因为你是家中独子,让你多陪父母几年。为师也不能强人所难,你到了家里好好读书,不要荒废了功课。为师会写信给你,考较你的功课。”
葛明也认真起来:“弟子谨遵恩师之命,必定好好读书,不敢贪玩。”其实心里想到,先玩几年再说。
孔子十五岁以学为志,咱起码再玩五年。
房玄龄点点头,摸了摸葛明的头,然后冲着孙思邈拱手告辞。
尉迟恭来了,摸着葛明脑袋说了半天话,无非是早点来京城,到时候叔叔带你玩耍。
王来顺来了,跟孙思邈说了几句话,然后摸着葛明的头,也说了不少话。
华安来了,给恩师孙思邈磕头。打算摸着葛明的头说话,被葛明拒绝了。
程处默来了,跟孙思邈和葛明道别。这仇,等本小郎君进京再报。
房玄龄走后,孙思邈、葛明、葛仓、葛粮、禄伯,带着青壮这才往临渝走。牛都卖给朝廷了,回去自然轻轻松松,游山玩水而已。
孙神医走了,小神医也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石艾县不少人家都供奉上了这么一个木雕。里面老人仙风道骨,一看就是孙思邈的模样。还有一个小孩模样的人在孙思邈身后,一看就是葛明。
只是有的木雕葛明是胖子,有的木雕葛明是瘦子,都认为见到小神医的时候就是这样子,都觉得自己对。这也让后世的考古学家非常不理解,为何一个县供奉相同的木雕,里面的小孩有胖有瘦,还都是真的。
考古学家傻啊,瘦是因为累的,仅此而已。
。。。
晚春去、初夏回。
这一行足足有千里远,几辆牛车拉不了这么多人,基本都是走路为主。要是谁走累了,上去歇会儿再下来走。
葛明本打算游山玩水,慢慢往回走,看看山水风景不说,把身体也调理调理。要是这副黑瘦的模样回家,母亲估计会心疼死。
再说葛明年纪小,能够出来一趟不容易,那还不玩个过瘾再说?
奈何庄子上的青壮都想早点回去,因为很快就到夏收的时候了。不管在作坊里赚了多少钱,也不管这次朝廷会有多大封赏,地里的庄稼才是庄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