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顺见状说到:“贤侄,军队上就是这个样子,勉强再吃一些吧,不然身体撑不住。”
“王叔,小侄看你们连水都不打,怎么也要烧点热水喝吧?”
“贤侄,这都是军队上的习惯。除非是在大营内才会生火做饭,咱们要是出征在外,到了晚上连篝火都不点的,怕被敌人发现了。这次也不能算是出征,点了篝火都算是破例了。”
好吧好吧,原来如此,看来古往今来军队都是锻炼人的地方。
葛明只好又勉强吃了些东西,心里想着明天到了什么庄子,一定要用粮食跟人换点吃食。。。这日子,太惨了。
吃过了糊糊,葛明靠着孙思邈和王来顺睡着了。毕竟年纪不大,体力确实跟不上。
孙思邈看着葛明睡着了,叹气说到:“这孩子,非要跟来,这下知道吃苦了吧?”说完还摸摸葛明的头,把毯子给葛明掖了掖。
“孙神仙,听说预防天花的法子我这个贤侄也有参与?”
“何止有参与,可以说基本都是这小子发现的。”
“啊?贤侄医术这么高明?”
葛明医术高明?孙思邈是不认可的,孙思邈摇了摇头说到:“这小子天生知道一些学问,如同娘胎里面带来的。乱七八糟的好像都懂一些,都说老道年幼时是圣童,其实这小子才是。”
“贤侄聪慧的名声咱也早就听说了,葛大哥真有福气。”孙思邈可不知道寻相,所以王来顺就没说叫习惯的寻想大哥。
两人小声聊着天,孙思邈说了不少关于葛明的事,惊得王来顺差点把眼珠子掉出来。
转头看看葛明,心里想着:知道葛明聪慧,没想到聪慧到这种程度,有个圣童的贤侄还不错,就是讲话有点噎人。
虽然没有帐篷只有毯子,但是有孙思邈和王来顺在身边,安全感十足。晚上不算冷,再加上此地大旱,到处都比较干燥,所以这一觉睡得还算不错。
次日天蒙蒙亮众人就起来了,不是晚上自然可以生火了,烧点热水喝喝,把坚硬的疑似烧饼的东西丢进去,葛明又随便吃了一点糊糊。本小郎君又不是婴儿,居然吃了两顿辅食。
众人用过早饭之后纷纷上马,左右打探整体往北行进。一刻钟之后又发现了一个庄子,王来顺还是先用千里眼看看庄子里的情况,发现跟前面几个庄子一样,庄子里面是看不到人的。
看来孔明灯的效果不错,家家户户不出门,也减少了相互传染的可能性。再说出门做什么呢?地里麦子已经绝收了,根本就没有农活可干。就在家躺着,喝点稀的还能多撑几天,谁知道朝廷的人什么时候到呢?
要说还好有了千里眼,不然就只能派人先去打探了。
众人慢慢走到庄口,发现这个庄子原来叫做陈家沟。要说这时代的地名起得还真通俗易懂,这里肯定姓陈的比较多,附近估计还有一条沟。刘庄户也是如此,里面大多姓刘。这么说来葛家庄子最名不副实,因为姓葛的就只有一家。
王来顺走到庄子中间,有聚拢双手开始大喊。片刻功夫之后,不少人推开房门走到了院子里面,也对着王来顺这边大喊。
“哎呀,朝廷来人了。”
“神医救命啊,隔壁人家全死了,小人还不想死。”
“军爷啊,家里快没粮食了。”
孙思邈脸色一沉,看来这个庄子上有染了疫病的人。葛明从怀里掏出来几个细麻布做的口罩,递给孙思邈一个,递给身边的几人一个。
其实这东西毫无防病毒能力,因为天花是可以通过飞沫传染了,这麻布的过滤效果远远达不到,干脆就没有过滤效果。本就不是为了防止传染,而是听说庄子上有死人,也不知道多少天了,戴上口罩可能不会有那么重的味道。
根据庄户介绍,原来就是旁边这家人全都死了。
孙思邈带着几个军士,葛明跟在最后,推开了篱笆院子。刚到了房门外,葛明就闻到一股很难描述的味道,这种味道以前从来就没闻过。
连孙思邈也把口罩压了压,后面的军士反而面色正常,看来是见惯了生死的。哎,要说关键时刻,军人才是最大的指望。
孙思邈轻轻推开房门,就看到床上躺着两大一小。其中居然有个孩子,看样子不过三四岁的样子,还被母亲抱在怀里。孙思邈作为大夫,其实也是看惯了生死的,只是看到这副场景眼圈还是红了。
或许这是一个大夫内心脆弱的地方吧,如果不是为了救死扶伤,怎么可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夫?虽然见惯了生死,依然会因为生死感到难过。
孙思邈心里不断的怪自己,应该早些时候来的,要是早些时候来,说不定。。。。。。
葛明强忍着臭味,也从军士中钻了进来,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并没有多少恐惧,更多的是心疼和可惜,毕竟孩子看起来还那么小。
葛明红着眼圈,看着同样红着眼圈的孙思邈,小声说到:“孙先生,我们已经尽力了。再说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