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景堪忧

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景堪忧(1/2)

    秦文奇这话一出,姜为峰二人心里顿时一惊——

    是啊,这确实意味着一个绝佳的机会!

    姜为峰在帝京的结庐书院当了足足十三年教习,心中的志向当真就被磨灭了么?

    读了那么多书还高中了状元,真的就没有了理想抱负了么?

    不是。

    朝廷在左相潘不负的把持之下,他根本就没有了再踏入仕途的机会!

    晃眼之间年已三十有四……十七年的时间过去,他的理想其实早已被磨灭。

    只残留了一点星星之火。

    此刻听秦文奇这么一说,那点星星之火忽的明亮了一刹那。

    也只有那么一刹那。

    他一声叹息:

    “秦先生,朝廷官员的任命是通过吏部来甄选的。”

    “吏部……是潘不负一手掌控的!”

    “所以这也是我对小陈大人最为担心的地方。”

    “监察院新立,小陈大人虽为御史,可接下来潘不负要做的一定是将他的心腹塞到监察院去!”

    “小陈大人能怎么办?”

    “那些下属一个个阳奉阴违,小陈大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去查办那些贪张枉法的官员,哎……”

    姜为峰又摇头一叹:

    “我还是过于乐观了,此刻冷静一想,小陈大人自己恐怕都自身难保!”

    “女皇陛下设立了这个衙门,最终啥事都没有做成,陛下对小陈大人定会万般失望,到这个时候潘不负再落井下石,便是给了小陈大人致命一击!”

    “小陈大人能落得个全身而退回他的临安去这是最好的结果,最坏的结果嘛……”

    姜为峰没有说,但大家都知道。

    常春面色一黯也摇了摇头:

    “潘不负看似输了一局,这个老东西是以退为进啊。”

    “听闻当下之大周国库已空虚,陛下设立这监察院必然会花费大笔的银子,结果这小陈大人却被潘不负的人架空,监察院无能,他这个御史大人便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此局,他如何能破?”

    秦文奇一听也皱起了眉头。

    他并没有当过官,他虽是大儒所做的却是教书育人之事,他也没有想到这官场里面还有这种道道。

    他一捋短须,看向了姜为峰,问道:“潘不负的手有那么大么?”

    姜为峰沉吟三息:“他的手,恐怕比秦先生所想的还要大!”

    “那右相……?”

    常春接过了这一问,摆了摆手:

    “廖世坤?这位右相大人比潘不负差得太远了!”

    “潘不负从县令至左相历经三代帝王,爷爷说如果不是钱士林钱老将他死死压着,这人在长乐初年就能拜相入内阁了。”

    “爷爷还说潘不负这个人优缺点都极为明显。”

    “他是有本事的!”

    “他当县令时候治理的是山北道潜州的苦水县,那地方山高路陡环境极为恶劣,那地方的民风也极为彪悍,与蜀州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位潘县令走马上任之后,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苦水县方圆百里的流寇山匪销声匿迹,苦水县城竟然能够夜不闭户!”

    “据闻,这便是他的夫人申玲珑的功劳!”

    “第二年他就将苦水县欠下的足足十年的税银给补齐了!”

    “第三年,吏部任命他为潜州知府。”

    “又三年,他走马上任山北道刺史,六年时间,他成了陈朝最年轻的刺史……年仅三十三岁!”

    “长乐皇帝继位后,将其调入集庆,若不是钱士林的苦苦相劝,他极有可能连升三级成为内阁右相。”

    “长乐皇帝终究还是听取了钱首辅的意见,将他放在了吏部,成为了吏部侍郎。”

    “又三年,他被长乐皇帝任命为吏部尚书,至此,他距离踏入内阁只差了一步!”

    “他对钱士林也一直怀恨在心……怀恨在心的意思是,钱士林还是内阁首辅的时候,他差点认了钱士林为干爹!”

    “女皇陛下建立大周,钱士林告老,潘不负就此上位官拜内阁左相……”

    “钱士林的长子钱国官至户部侍郎,却在三年前告老……他其实才四十五岁,这便是潘不负出的手!”

    “钱国辞官之后,潘不负的长子潘成林顺利升任户部侍郎。”

    “而右相廖大人……”

    常春摇头一笑:“廖家,本就是陈朝时候集庆的豪门。”

    “廖世坤少年时候就是集庆的一花花公子,虽说书也读得不错,但他更拿手的其实是吃喝玩乐。”

    “他一口能品出天下名酒的名字,他知道天下最好的青楼在何处,也知道那些青楼里真正有味道的姑娘是谁。”

    “若说当官……他是被迫当官的!”

    “他就那样玩到了二十五岁,他爹觉得他这样玩下去迟早要完犊子,长乐皇帝登基当年,他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