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辽国公 > 第415章 会面

第415章 会面(1/2)

    辽东金州之地,百姓着装虽非奢华绮丽,然大多衣物簇新且洁净。

    往来生意人络绎不绝,街市间热闹非凡。

    稚童身背布袋,于街道嬉笑奔逐,笑声清脆悦耳。

    车马行人如流,却秩序井然。

    街道规划规整,实可谓仿若世外桃源。

    即便身处应天,城中百姓之安乐,相较于此,竟也有所不及。

    杨宪感慨之余,便径直往金州府衙而去。

    那金州知府闻得杨宪到访,赶忙出迎,礼数周全。

    一番寒暄后,得知杨宪欲往盖州,知府不敢怠慢,即刻为其安排官府马车。

    那马车收拾得干净齐整,车夫亦是经验丰富之人。

    杨宪登车坐定,与知府作别,马车缓缓启动,朝着盖州方向行去。

    一路上,杨宪透过车窗,看着沿途辽东的别样景致,心中仍回味着金州所见之繁荣安乐,对盖州之行,又添了几分期待。

    辽东官道皆为水泥路,此水泥路杨宪并非陌生,昔日朱元璋修筑应天至苏州的官道,便是如此模样。

    然辽东之地竟能将水泥管道广泛铺设,处处皆然,着实令人惊叹。

    这般举措,彰显辽东于此道用心颇深,成效显着,远超寻常之地,着实厉害非常。

    杨宪见状,不禁喟然长叹,暗忖当初刘伯温劝诫自己,实具远见卓识。

    这些年在朝中,杨宪常为常孤雏仗义执言,如今看来,此举也算与常孤雏结下善缘。

    想及此,杨宪心中颇感慰藉,愈发觉得过往种种并非徒劳。

    杨宪乘坐官府马车,一路顺畅,终至盖州。

    待安顿妥当,他便迫不及待前往常孤雏居所,欲行拜见之礼。

    常孤雏闻得杨宪前来,赶忙出门相迎,脸上笑意盈盈,尽显热络。

    二人相见,常孤雏拱手作揖,说道:“杨兄远道而来,一路辛劳,快请进!”

    杨宪亦还礼,笑道:“多年不见,常兄风采依旧。”

    言罢,常孤雏引杨宪入厅。

    厅中已备好香茗鲜果,布置得雅致舒适。

    常孤雏请杨宪上座,亲自为其斟茶,说道:“杨兄于朝中多番关照,此番前来,定要让兄台好好领略盖州风情。”

    杨宪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常兄客气了,多年情谊,不必挂怀。盖州一路行来,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二人遂坐定,一边品茶,一边畅聊朝中诸事与辽东近况,气氛融洽非常。

    常孤雏与杨宪相谈正欢,忽而话锋一转,面露关切之色,问道:“杨兄,此番千里迢迢前来辽东,可是身负重要公干?”

    言罢,目光灼灼地望向杨宪,似欲从其神情中窥得一二。

    杨宪见问,遂坦然相告:“实不相瞒,乃陛下差遣我来辽东。陛下想让辽东助力山东推行改革新政,特命我前来详加了解,以便知悉其中详情,为日后诸事做考量。”

    常孤雏听闻,面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轻轻点头道:“此事我早有预料,陛下向来行事缜密,辽东助山东革新政事,如此大事,陛下遣你来探察,倒也在情理之中。”

    杨宪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侃侃而谈:“常兄,此次前来辽东,一路所见所闻,着实令人赞叹。辽东推行之新政,成效斐然,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荣昌盛,实乃善政也。”

    言及此处,杨宪神色稍敛,眉头微蹙,轻叹一声道:“然而,朝中局势复杂,竟有不少朝臣,不欲让山东效仿辽东推行此等利国利民之新政。他们或因循守旧,或囿于私利,诸多阻挠,实乃新政推行之碍也。”

    说罢,一脸忧虑地看向常孤雏,似在寻求应对之策。

    常孤雏闻此,不禁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说道:“哼!这些所谓的保守派,实乃迂腐之徒。守着那老一套规矩,不思变通,目光短浅至极。新政推行,于国于民皆有大利,他们却只知因循守旧,生怕触及自身那点儿私利,便妄图阻拦革新大业,实乃国家之蠹虫!”

    他言辞愈发激愤,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继续道:“辽东能有今日之气象,靠的便是打破陈规,大胆革新。山东若能效仿,必能同获其利。可这些保守派,不顾天下苍生福祉,只为一己之私,置国家长远发展于不顾,真真可鄙!”

    说罢,重重地坐下,端起茶杯,猛饮一口,似要借此压下心头怒火。

    杨宪深以为然,点头不迭道:“常兄所言极是,此辈行径,实难苟同。只是目下山东欲行新政,确然急需辽东襄助。然现今辽东一面要帮扶云南,诸事繁杂;另一面又有诸多学子被征辟,人力物力皆有所耗,如此看来,恐是余力无多,帮扶山东,着实棘手啊。”

    言罢,神色忧虑,轻轻摇头。

    常孤雏闻言,不禁展颜笑道:“杨兄无需为此忧虑。辽东学子虽多有被征辟,然尚有一大部分即将结束实习。咱们不妨将他们派往山东历练。如此一来,既能解山东推行新政人手短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