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辽国公 > 第335章 带兵是为了保护胡相的安全

第335章 带兵是为了保护胡相的安全(1/2)

    这日,胡惟庸与常遇春率队将至吉安府。

    陆仲亨与吉安知府等一众官员早早候于城外,神色各异地等待着。

    烈日高悬,烤得众人额头布满汗珠,却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远远瞧见一行人马扬起尘土,陆仲亨忙整了整衣冠,率众人迎上前去。

    待胡惟庸与常遇春走近,陆仲亨满脸堆笑,躬身行礼:“恭迎钦差大人与常国公大驾光临,一路劳顿,实是辛苦了。”

    胡惟庸微微点头。

    常遇春却只是冷冷扫了众人一眼,并未言语。

    吉安知府亦趋步向前,赔笑道:“大人与国公远道而来,吉安府已备好接风宴,还请移驾城中。”

    胡惟庸淡淡道:“接风宴不急,本钦差此来,是为赈灾之事,当务之急是了解实情。”

    陆仲亨心中一紧,却仍强装镇定:“大人放心,吉安府赈灾诸事皆顺,百姓安居乐业。大人若要查看,随时可安排。”

    常遇春哼了一声,道:“哼,但愿如此。若让本国公发现有欺瞒之举,定不轻饶!”

    陆仲亨等人心中发虚,却又不敢表露。

    忙在前引路,将胡惟庸与常遇春迎入城中。

    一路上,陆仲亨偷眼观察胡惟庸,期望能从其神色中看出些端倪。

    因常遇春于旁,胡惟庸纵有心思,也不敢向陆仲亨流露半分提示。

    只见他面色平静,只言一同前往吉安府知府府衙。

    陆仲亨心中虽焦急万分,盼着胡惟庸能有所表示,却也只能按捺住情绪。

    一行人遂往知府府衙而去。

    途中,陆仲亨不时偷瞄胡惟庸,眼神中满是期许,然胡惟庸目不斜视,神色未改。

    常遇春则骑于马上,神色冷峻,审视着沿途一切。

    至府衙,众人入内。

    厅中气氛凝重,陆仲亨与一众官员垂手而立,忐忑不安。

    胡惟庸端坐主位,常遇春于旁落座,目光扫过众人,似要洞悉他们心中所想。

    陆仲亨暗自叫苦,不知接下来胡惟庸将如何动作,又该如何在常遇春的紧盯下,设法渡过这难关。

    胡惟庸依方孝孺暗访所得线索,有条不紊展开调查。

    他先从往来公文、账目入手,又暗中传讯相关人等。

    不多时,便查出吉安府官员竟将前往江西布政使司告状之人,统统残忍打死。

    消息传来,陆仲亨与吉安知府大惊失色。

    两人匆忙商议对策,决定找几个替罪羊来顶罪。

    他们寻来几个平日里无关紧要却易于掌控的小吏,威逼利诱,许以重金和日后庇护,令其承认是私自所为,与其他官员无关。

    这几个小吏,在权势逼迫下,只得无奈应下。

    陆仲亨与吉安知府满心期望,靠着这几个“替罪羊”,能暂且瞒过胡惟庸与常遇春,侥幸逃过这一场大祸,只是心中仍不免七上八下,不知这计策能否奏效。

    胡惟庸转头望向常遇春,开口问道:“常国公,依您看,这些小吏所言,可信否?”

    常遇春听闻,摆了摆手,神色淡然道:“此次你乃钦差,肩负查办重任,咱不过是奉圣上旨意,带兵护你周全而已。你若觉得可信,那便罢了;你若存疑,只管继续追查下去便是。”

    胡惟庸听闻常遇春这般回应,心中暗叫不妙。

    常遇春话语虽未直言,但话中深意,胡惟庸岂会不知,这分明是在警告自己。

    无论自己做何决断,常遇春都会一五一十禀报给朱元璋。

    胡惟庸心中五味杂陈,额间悄然沁出细汗。

    若他袒护陆仲亨等人,草草结案,常遇春定会如实上奏,朱元璋盛怒之下,自己恐难辞其咎;可若秉公彻查,势必牵扯出众多胡党之人,同样会引发诸多麻烦。

    他暗自懊悔,本以为有陆仲亨这层关系,此次吉安府之行能顺遂收场,却不想常遇春横插一杠,将自己置于这般两难境地。

    胡惟庸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心中却飞速盘算着。

    胡惟庸哪会轻信常遇春所谓带兵是来护他安危的托辞。

    他心里清楚,朱元璋差常遇春率五千兵马同来吉安府,实则是忌惮有人狗急跳墙、趁机作乱。

    吉安府此次赈灾舞弊之事重大,涉及众多官员,一旦东窗事发,难保有人不会孤注一掷,做出极端之举。

    朱元璋心思缜密,怎会不防着这一点。派常遇春前来,既震慑住心怀不轨之人,又能对胡惟庸形成制衡。

    胡惟庸不禁苦笑,自己本想借此次查办之机,暗中将事情遮掩过去,却不想朱元璋早有防备。

    如今常遇春如芒在背,自己行事处处受限,接下来该如何周旋,着实让他头疼不已。

    往后几日,胡惟庸佯装一副深入彻查的模样,在吉安府四处走动。

    他与官员们频繁交谈,翻阅着各类账目,看似忙碌,实则避重就轻。

    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