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斗兽场,他们又去了旁边的古罗马广场(ROma&bp;FOrUm)和帕拉蒂尼山(Palate&bp;Hll)。
这里,曾是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虽然如今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但从那些巨大的神庙地基、凯旋门和巴西利卡(会堂)的遗迹上,依然能想见当年这里的繁华与喧嚣。
他们漫步在被誉为“神圣之路”的古老石板路上,陆沉为她指认着那些著名的遗迹:凯撒被刺杀的元老院、保存完好的塞维鲁凯旋门、以及灶神女祭司们曾经居住的庭院。
柳如烟看着眼前这片废墟,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染成一片金红色。她轻声说:“奥兹曼迪亚斯(OZmadaS)。”
陆沉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轻声地念出了雪莱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的结尾:“看那石座上刻着字句:‘我是万王之王,奥兹曼-迪亚斯。功业盖世,强者折服!’此外,荡然无物。在废墟四周,唯余一片苍凉,寂寞的沙碛,无边无垠,向远方伸展。”
“是啊,”他感慨道,“再伟大的帝国,最终也抵不过时间的洪流。这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经历了连续两天的、厚重而又略带伤感的历史洗礼后,第三天,柳如烟决定,要让陆沉从悲伤的情绪中,暂时走出来,去感受一下罗马充满活力的、属于“凡人”的一面。
他们没有去任何景点,而是在当地人的推荐下,穿过台伯河,来到了充满了波西米亚风情的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社区。
这里没有宏伟的建筑,只有爬满了常春藤的、色彩斑驳的老房子,和由鹅卵石铺就的、迷宫般的小巷。各种手工艺品店、小酒馆和家庭式的“TrattOra”(小餐馆),隐藏在街角的各个地方。
他们在一个小广场上,找到了一家看起来非常地道的餐馆坐下。他们点了一份经典的、用猪脸颊肉和鸡蛋制作的罗马式培根蛋面(CarbOara),和一份用小牛肉和鼠尾草烹制的罗马跳口(SaltmbOCCa)。
当那盘金黄色的、香气四溢的意面端上来时,陆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
“来罗马,一定要尝尝最正宗的CarbOara。”他说,“不用奶油,只用鸡蛋黄、佩克里诺奶酪和黑胡椒,才能做出那种浓郁而又不腻的口感。”
一顿美味而又充满烟火气的午餐,让他们感觉自己真正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生活。
下午,他们去做了两件所有来罗马的游客,都必须做的“俗事”。
他们来到了著名的许愿池(Trev&bp;FOUta)。巨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海神波塞冬驾着战车,从凯旋门中冲出,气势磅-礴。无数的游客,挤在池边,背对着许愿池,将硬币从左肩抛入水中。
柳如烟也拉着陆沉,给了他一枚硬币。
“许个愿吧。”她说。
陆沉看着她,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将硬币抛入了池中。他许了什么愿,没有人知道。但柳如-烟知道,那一定与他们的未来有关。
接着,他们又去了西班牙广场(PaZZa&bp;d&bp;Spaa),坐在了那著名的西班牙台阶上。他们没有做什么,只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坐着,晒着太阳,吃着冰淇淋(elatO),看着广场上的人来人往。
那一刻,所有的历史、所有的哀思,都仿佛被这温暖的阳光和甜蜜的冰淇淋所融化。
在罗马的最后一天,他们要去探访这座城市的另一个核心——属于信仰与艺术的国度,梵蒂冈。
他们首先来到了气势恢宏的圣彼得广场,欣赏了由贝尼尼设计的、环抱式的巨大柱廊。然后,他们走进了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当他们踏入教堂内部时,立刻被那极致的、金碧辉煌的、令人目眩神迷的华丽与宏伟所震撼。巨大的穹顶,由米开朗基罗设计,阳光透过顶端的窗户,形成神圣的光束。教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精美绝伦的雕塑和壁画。
他们来到了米开朗基罗的传世杰作——《圣殇》(Petà)前。圣母玛利亚怀抱着死去的基督,她的脸上,没有过度的悲伤,而是一种超越了人类情感的、神性的哀伤与宁静。柳如-烟看着这座雕塑,感觉自己的心,都被那份静默的力量所净化。
下午,他们参观了梵蒂冈博物馆,并在人潮的推动下,最终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西斯廷礼拜堂(SSte&bp;Chapel)。
当柳如烟走进那个并不算大的礼拜堂,抬头仰望那片由米开朗基罗,以超凡的毅力和天才,独自一人,花费数年时间完成的穹顶壁画——《创世纪》时,她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受到了巨大的撞击。
从上帝创造天地,到亚当的诞生,再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