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467章 冰蟾的发现

第467章 冰蟾的发现(2/2)

    这绝非无意之举。试想,无数士子在贡院那狭小的号舍中,日夜不停地研磨、书写,呼吸间不可避免地会吸入这种墨锭研磨和书写时散逸的、极其微量的气息。日积月累,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这种微弱的影响,是否会在潜移默化中,干扰士子的心神,影响他们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那些对这种气息反应特殊,或者说,心神更容易被其影响的士子?

    薛冰蟾想起了陈砚秋曾提过的,殿试时考生集体癔症的诡异事件。还有那些历代状元命格被篡改的痕迹…这一切,是否都与这方小小的墨锭有关?

    组织通过控制科举物资,不仅可能在进行着某种大规模的、不为人知的“筛选”或“标记”,更可能在每一次科举中,无声无息地施加着他们的影响力!

    她立刻将这些发现,连同分离出来的三种烟炱样本,仔细地封装好。她需要尽快将这些确凿的证据传递给陈砚秋。这远比之前的推测和线索更具冲击力,也更能揭示组织渗透科举的深度和可怕程度。

    然而,如何传递又成了难题。薛府外围一直有不明身份的人监视,陈砚秋身处林家,联络更是困难重重。上次传递关于墨锭的初步推测,已是费尽周折。

    她沉思片刻,起身回到屋内,从妆奁底层取出一支看似普通的银簪。她轻轻拧动簪头,簪身竟然中空,里面藏着一卷细如发丝的桑皮纸。这是陈砚秋当初留给她的最后应急联络方式,通过汴京城内一家看似普通的胭脂水粉铺子中转,风险极高,非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但此刻,她认为已经到了必须动用的时候。这关乎科举制度的根本,关乎无数士子的命运,也关乎陈砚秋能否找到更有力的突破口。

    她伏在案前,用特制的细笔,蘸取几乎无色的药水,在桑皮纸上将她的发现——三种墨锭烟炱同源、燃烧气味相似且具有微弱精神影响、推测组织通过控制科举用墨进行筛选或施加影响——尽可能简洁清晰地写下。

    写完后,她小心地将纸卷塞回银簪,恢复原状。她唤来身边唯一还能信任的、自幼跟随她的丫鬟坠儿。

    “坠儿,”薛冰蟾将银簪递给她,神色凝重,“你明日一早,借口去城南替我买新的胭脂,到‘凝香斋’,将这簪子交给柜台后那位姓冯的娘子,就说…就说是我前次定制的花样不合心意,请她按原来的样式重新打一支。”这是约定的暗语。

    坠儿虽不知具体情由,但见小姐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也知道事关重大,郑重地接过银簪,用力点头:“小姐放心,坠儿一定办好。”

    薛冰蟾看着坠儿离去的身影,心中并无多少轻松。消息送出,只是第一步。陈砚秋拿到这些证据后,会如何应对?他身处虎穴,一举一动都备受监视,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她走到窗边,望向陈砚秋所在的大致方向。暮色渐浓,汴京城华灯初上,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谁能想到,在这盛世繁华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的阴谋?

    墨锭虽小,却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甚至可能关系着国运的兴衰。她薛冰蟾虽是一介女流,身陷囹圄,但能凭借所学,为揭开这黑幕尽一份力,心中亦感到一丝慰藉。

    只是不知,那远在林府高墙之内的人,此刻是否安好?他可知晓,这看似平静的汴京城,暗地里已是波涛汹涌?薛冰蟾轻轻叹了口气,将满腹的担忧,化作窗外渐起的晚风。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