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464章 林家出手

第464章 林家出手(2/3)

昉今日带来的‘贽见礼’,说是其家乡青城山特产的松烟墨,用料考究,乃是当地一绝。”林振元语气平淡,“我观此墨,色泽黝黑,质地坚实,确是上品。你素来勤于笔墨,可拿去试用。”

    陈砚秋强压下立刻仔细探究这墨锭的冲动,依言将墨锭重新包好,放在一旁,恭敬道:“多谢岳父。”

    “一方墨而已,不必言谢。”林振元摆摆手,重新坐回椅中,语气恢复了之前的闲适,“总之,吴昉此人,你好生结交。不必急于求成,可先从学问文章入手。他初入汴京,人地两疏,你以同辈身份与之往来,他当不会排斥。日后在官场之上,你们亦可相互呼应。”

    “小婿明白了。”陈砚秋低头应道。林振元这是明确地将“经营”吴昉这条线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将他更深地绑上林家战车的手段。

    他若做得好,自然能获得林振元更多的倚重,也能接触到更多核心机密。但与此同时,他与吴昉的交往,也必然在林振元的注视之下,他必须小心把握分寸,既要获取信任,又不能引起怀疑。

    “好了,正事说完了。”林振元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呷了一口,“窈娘的身子这两日好了些,你既来了,便去看看她吧。你们年轻人,也该多亲近亲近。”

    “是。”陈砚秋起身告退。

    再次走在通往听雪轩的路上,陈砚秋的心情比上次更加沉重。林振元今日一番话,信息量极大。他不仅确认了招揽吴昉的深层目的——指向张咏和可能存在的组织线索,更是将“经营”吴昉的任务直接交给了他。而那方来自蜀中的“青城松烟”墨,更是像一把钥匙,似乎即将开启一扇通往更深秘密的大门。

    林窈娘…她前日的暗示,与今日这方墨锭,是巧合,还是有意?

    听雪轩内,灯火温馨。林窈娘的气色确实比前两日好了许多,正坐在窗下的小几前,对着一局残棋凝神思索。见陈砚秋进来,她并未起身,只是抬眼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小姐今日精神看来好些了。”陈砚秋在她对面的绣墩上坐下,目光扫过棋盘。是一局颇为精妙的残局,黑白双子纠缠,杀机四伏。

    “劳烦挂心,已无大碍。”林窈娘的声音依旧清淡,她执起一枚白子,轻轻落在棋盘一角。

    陈砚秋注意到,她今日并未像往常一样刻意避开他的目光,偶尔视线交汇时,那双沉静的眸子里,似乎比以往多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探究。

    “方才岳父与我提及那位新科的吴昉进士。”陈砚秋寻了个话头,如同闲谈般说道,“还赏了我一方吴进士家乡带来的青城松烟墨,说是上品。”

    他说着,看似随意地将那方用锦缎包着的墨锭放在了棋枰旁的矮几上。

    林窈娘落子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目光在那锦缎包裹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落回棋盘,语气平淡:“青城墨…确是蜀中名品。父亲书房里,前几日也收了好几锭,说是…质地特别,与他平日所用徽墨大不相同。”

    质地特别…

    陈砚秋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再次提到了“特别”二字。

    “哦?岳父也对墨道有研究?”他故作好奇。

    “父亲近日…似乎对此颇有兴趣。”林窈娘模棱两可地回了一句,执起一枚黑子,沉吟片刻,落在另一个关键处,顿时盘面上风云突变,白子的一条大龙隐隐陷入困境。“这局棋,看似白子占优,实则黑子暗藏杀机,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陈砚秋看着棋盘,又看看林窈娘那平静无波的侧脸,心中波澜起伏。她是在说棋,还是在暗示什么?

    “小姐棋艺精湛,小婿佩服。”他缓缓道,“只是这棋局复杂,需得看清所有暗桩,方能觅得一线生机。”

    林窈娘抬起眼帘,看了他一眼,那目光深邃,仿佛蕴藏着千言万语,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她将手中的棋子丢回棋罐,淡淡道:“我有些乏了。”

    这是送客的意思。

    陈砚秋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便起身道:“小姐好生休息,小婿告退。”

    他拿起那方墨锭,转身离开。走出听雪轩时,他感觉那方墨锭在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秘密。

    回到林家为他准备的宅院,陈砚秋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留在书房。他点亮烛火,小心翼翼地再次打开那方“青城松烟”墨。

    就着明亮的烛光,他仔细端详。墨色黝黑莹润,松烟纹理细腻,金粉篆字端庄古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方品质上乘的佳墨。他凑近鼻尖,轻轻一嗅,除了墨锭本身特有的松烟香气外,似乎…还有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与他记忆中薛冰蟾曾提及的、与“墨池祭”相关的气味,隐隐有几分相似,但又似乎不尽相同。

    是因为产地相同,原料相似?还是因为这方墨的制作过程中,确实添加了某些特别的东西?

    陈砚秋取来一张宣纸,用小刀轻轻从墨锭边缘刮下少许粉末,放在纸上仔细观察。粉末细腻均匀,并无明显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