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454章 林氏父女

第454章 林氏父女(2/2)

言谈间,也常引用一些道家典籍中的语句来阐释他们的‘文运’观,只是当时未深想。如今看来,这个组织很可能糅合了儒家的人伦秩序、道家的神秘方术以及秘密结社的盟誓手段,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具有强大控制力的体系。”

    韩似道身影的浮现,让整个事件的轮廓更加清晰,也显得更加庞大和可怕。一个可能由当朝宰相、隐世大儒、实权官员、富商巨贾以及众多中下层官吏、士子组成的庞大网络,正利用科举制度,试图长期、系统地掌控国家的文脉与官僚体系。其最终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吗?还是有着更惊人的图谋?甲子年秋分的“星枢移宫”,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赵明烛决然道,“韩似道既然已如此从容,说明他们的计划可能接近成熟。砚秋,你要利用现有身份,尽快摸清他们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尤其是与甲子年科举相关的布置。冰蟾、崔先生,你们继续从符号、仪式、香料等方面寻找破绽。我会调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加强对韩似道及其党羽的监控,并设法查清南山居士的真实身份。”

    压力如山般袭来。陈砚秋知道,与韩似道这样的对手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但事已至此,退缩唯有死路一条。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机智,在这张巨网的缝隙中寻找机会。

    随后的日子里,陈砚秋在诗社活动中更加活跃,主动承担一些联络、抄录的事务,显得积极融入。他谨慎地向周怀安打听南山居士的学问渊源,周怀安只含糊说是“隐逸前辈,学究天人”,不肯多言。陈砚秋又试图从冯珩那里套取关于甲子年安排的口风,冯珩却笑而不答,只让他“耐心等待,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赵明烛那边也遇到阻力。韩似道似乎有所察觉,其出行更加谨慎,重要会面都安排在防卫森严的私邸。对南山居士的调查也进展缓慢,此人如同人间蒸发,除了诗社聚会,几乎不在任何公开场合露面。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然而,陈砚秋并未气馁。他注意到,那位柳姓士子近来在诗社中愈发沉默寡言,眉宇间的郁结之气更重,似乎与社中其他成员也保持着距离。这或许是一个仍在发酵的突破口。

    一日,陈砚秋“偶遇”柳生在书铺翻看一本《人物志》,便上前攀谈,谈及书中品评人物之难,感慨道:“古今才士,或因时运不济,或因权贵压制,埋没者众。有时纵有伯乐之眼,亦难敌门户之见啊。”

    柳生闻言,身体微微一震,抬头看了陈砚秋一眼,目光复杂,良久,才低声道:“陈兄所言…甚是。清流之誉,有时…难掩门户之私。”说罢,匆匆合上书离去。

    这句话,虽轻,却像一道微光,刺破了沉重的迷雾。陈砚秋看着柳生离去的背影,心中了然,这条线,或许快要通了。而韩似道那看似高大的身影背后,也未必是铁板一块。这场较量,远未到终局。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