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450章 谨慎的渗透

第450章 谨慎的渗透(2/2)

,为何要亲自冒险与黑袍人见面?这不符合常理。"

    十一月望日,根据之前偷听到的线索,陈砚秋和赵明烛带人埋伏在黑袍人与赵允弼约定的见面地点——城北的废弃铸币厂。

    子时将近,果然见赵允弼的轿子到来。但令人意外的是,从轿中出来的不是赵允弼,而是他的书童!

    书童在厂内等待片刻,黑袍人如期而至。见到书童,黑袍人怒道:"为何是你?赵允弼何在?"

    书童战战兢兢地呈上一封信:"我家公子突发急病,不能前来,特命小人送来密信。"

    黑袍人拆信阅读,忽然冷笑:"好个赵允弼,竟敢试探于我!"说罢拂袖而去。

    这次失败的埋伏让陈砚秋意识到,赵允弼比想象中更加狡猾。但同时也证实了一点:赵允弼与文曲先生并非完全信任,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薛冰蟾提出一个新思路:"既然赵允弼热衷星象,我们何不以此为契机接近他?"

    计议已定,陈砚秋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对星象的研究。很快,赵允弼果然上钩,在一次诗会上主动与陈砚秋讨论星象之学。

    "陈兄对紫微垣的见解颇为独到。"赵允弼看似随意地说,"不知对辅星有何高见?"

    陈砚秋心中警惕,表面却淡然:"辅星虽小,却关系文运兴衰,不可不察。"

    赵允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笑道:"难得遇到知音。三日后我府上有个小聚,都是星象同好,陈兄可有兴趣?"

    这是一个危险的机会。赵明烛认为风险太大,陈砚秋却坚持赴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赵允弼的府邸奢华异常,完全超出一个普通宗室子弟的规格。聚会中,陈砚秋见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有太史局的官员,有民间星象师,甚至还有一位来自天竺的僧侣。

    讨论中,陈砚秋谨慎地表达观点,既展现学识,又不露锋芒。聚会结束时,赵允弼亲自送他出门,意味深长地说:"陈兄才学非凡,屈就校书郎实在可惜。若有机会,允弼愿为引荐。"

    此后,陈砚秋与赵允弼往来渐密。他谨慎地扮演着一个怀才不遇的学者形象,逐渐取得了赵允弼的信任。

    十二月初,赵允弼终于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不瞒陈兄,我近日在研究一种星象与文运的对应关系,发现每次科举的结果,其实都与当年星象暗合。"

    陈砚秋佯装惊讶:"竟有此事?"

    赵允弼得意地展示他的研究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历年星象与科举结果的对应关系。陈砚秋暗中记下关键内容,回去后与薛冰蟾一起分析。

    "这些对应关系看似有理,实则牵强。"薛冰蟾指出,"但若配合香料和仪式,可能真能影响科举结果。"

    除夕夜,赵允弼邀请陈砚秋参加府中的守岁宴。酒过三巡,赵允弼带着醉意说:"陈兄,你可知为何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因为才学不足,而是因为...星力不眷!"

    陈砚秋心中一动:"星力?"

    赵允弼神秘地笑着:"来年甲子,星枢移宫,文运将有大变。陈兄若愿相助,必能...咳咳!"他似乎意识到失言,突然住口。

    这次宴会后,陈砚秋明显感觉到赵允弼对他更加信任,但也更加警惕。种种迹象表明,甲子年必将有大事发生。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赵允弼突然约陈砚夜游汴河。画舫之上,赵允弼屏退左右,正色道:"陈兄,我知你与赵明烛有旧。但如今朝局动荡,良禽择木而栖。若你愿助我一臂之力,来日必不负你。"

    陈砚秋心中警铃大作,表面却故作犹豫:"赵兄何出此言?"

    赵允弼望着河灯,轻声道:"甲子年秋分,紫微星暗,辅星当空。这是百年难遇的星象,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一刻,陈砚秋明白,他已经真正接触到了文昌阁的核心。但这也意味着,他走在了一条极其危险的钢丝上。

    回到住处,他将今日之事密报赵明烛。二人一致认为,赵允弼很可能只是文曲先生的代理人,真正的"星枢"仍隐藏在更深的地方。

    "谨慎渗透,等待时机。"赵明烛叮嘱,"甲子年秋分之前,他们必有大动作。"

    陈砚秋推开窗户,望着满天繁星。紫微星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旁边的辅星却异常明亮,仿佛在预告着即将到来的变局。

    他知道,自己已经深陷这场关乎天下文脉的博弈之中。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因为稍有不慎,不仅会前功尽弃,更可能万劫不复。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街市的喧闹。在这片繁华之下,暗流正在涌动。而甲子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