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的结果不太好,应该是很不好。
FM公司刚刚在上个月接受了贝德财团的1000万刀乐注资,而且预计在91年年内就将再次实现技术突破。
整个公司现在尾巴已经翘到天上去了。
这位股东见到李世铭的港岛人身份,又看他年纪很轻,毫不避讳地向他透露,鹰国商业部正在考虑将他们的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技术名单。
这等于是直接将天聊死了。
也让李世铭彻底绝了用钱砸倒FM公司的想法。
出口管制技术名单,这玩意影响力可不小。
不管FM公司的技术最后会不会真的背鹰国商业部纳入这个名单,最起码也证明鹰国人已经开始关注这个行业。
得到这个消息,李世铭这趟NY之行就不算无功而返。
同时他也庆幸自己还有机会在这件事正式确定之前,将潘帕斯等三国的锂矿收入囊中。
卤水锂矿技术一直以来较为偏门,主要是受锂电池技术影响,锂矿的需求量不大导致。
没有现成的技术买,李世铭也不是很慌。
潘帕斯那边的锂矿就算顺利拿下,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几年时间。
他现在别的没有,就是钱多,完全可以用重金砸。
国内的高校和港岛的高校都有科研条件,国内的北疆也有类似的盐湖锂矿,自己发展卤水锂矿技术也行。
只要矿权在手,这块蛋糕最后还是他的。
婆罗洲的局势已经慢慢进入平稳阶段。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兰芳军击溃千岛国海陆空三军联合进攻的第四天,苏哈中风不能理事的消息再也遮掩不住,被公之于众。
李世铭记得这位仁兄在历史上的结局是在98年下台之后再病逝的,并没有中风昏迷的经历。
也许是兰芳国的出现造成的蝴蝶效应。
一个统治长达二十五年的政治强人倒下,对千岛国国内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远远超过兰芳国的建立。
如果苏哈中风发生在联军进攻兰芳国之前。
那么想要攫取苏哈中风留下的权利真空,千岛国的那些野心家最耀眼的政绩莫过于收复失地。
他们有可能一盘散沙,互相制衡,根本没办法集中力量。
但也有可能相互合作,重拳出击,妄想一举击溃兰芳国,再以战争中获取的功劳大小来瓜分权利。
可偏偏苏哈是在联军全军覆没后被气到中风,那么留给野心家们的路就只剩下一条——搞掉竞争对手,成功上位再处理兰芳国。
以苏哈的威望汇集全国大半的精锐都落了个全军覆没,中风收场。
即使有人有能力匆忙再组织起一次联军,取得胜利没多少把握。但只要再经历一次惨败,组织者绝对彻底失去权力巅峰的竞争资格。
千岛国能不能出现一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
在李世铭的记忆中,没有。
那么兰芳国接下来就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一切以稳为主。
渡过了最危急最凶险的阶段,李世铭也到了放开手脚的时候。
14.6万平方公里,320万人口。
消化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李世铭不可能事事躬亲。
他又不是微操之王蒋校长,他相信陆君武和老家派去的参谋们可以应付以后的局面。
同时,一直处于高频次出动飞鱼号也有了喘息之机。
近段时间军事威胁压力大减,飞鱼号从之前全天候2架次轮换作业,变成了每日只起飞一架次巡逻。
飞鱼号只有区区四架,零部件库存也不多,暂时还没办法补充。
近一两年时间潜龙号都只能部署在爪哇海为兰芳国保驾护航,但是能省的必须要省。
作出这个决定,李世铭跟陆君武交代了一番。
当然李世铭的说法是神秘盟友的任务已经完成,撤掉了大部分力量,以后得局面主要靠他们自己应付。
他也让陆君武和参谋们商量,列一份所需装备清单给他,他会让熊国那边想办法给他弄过来。
同时他还告诉陆君武,不能太过依靠盟友提供的助力,兰芳国要逐渐建立属于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国防能力,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至于四族十三家的势力。
目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抵抗千岛国的反扑,稳定局势,恢复民生,建立正式的行政体系。
在这个阶段,暂时还没涉及到太多的利益分配。必须好好的团结他们利用他们。
至于以后,家族武装大部分会被吸纳到兰芳护国军,其他的会被转入治安部队的警察序列,家族不再允许有大规模的武装。
在削弱他们武力的同时,经济方面会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利益。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