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 > 第252章 正妻何人?

第252章 正妻何人?(1/2)

    就是秦淮河最高兴热闹的时候,在一处视角极佳的阁楼包厢内,窗户打开正好可以看到全景,尤其是对于便于观察到慕容冲的位置。

    妇人从收回视线看向一旁的站立的三位女子:“这孩子模样俊朗,受这么多人追捧。允文允武,将来的成就绝不一般。

    早年与他定下婚约,咱们谢家适龄待嫁小娘子便是你们三人了,你们怎么看?”

    说这话的便是谢安之妻刘氏。

    谢安很重视家族子女的培养,对晚辈言传身教,他这个人很不拘礼法,向来欣赏真性情的女子。

    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经不顾礼节亲自出面从席上带走其子,谢安不以为忤,反而赞叹王夫人情辞慷慨,可惜不能让朝中大臣们一见。

    他所欣赏的妻子刘夫人和侄女谢道韫,也都是这样的真性情女子,前者曾屡屡戏弄谢安,后者曾当全家人的面鄙薄自己的丈夫,这些不合“礼法”的行为在谢安看来却是出自真性情,非常值得欣赏。

    只是谢安的眼光嘛,尤其是涉及家族晚辈婚嫁方面。

    比如谢道韫,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

    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生性高傲,放荡不羁,时常东游西逛。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迷信五斗米道,平时拜神起乩。

    谢道韫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有一次回娘家整体闷闷不乐,谢安很好奇: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

    谢道韫很感慨: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是说谢家一门中子弟个个上进出色,为什么而她为什么嫁给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后来孙恩起义,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孙恩派人将谢道韫与其外孙刘涛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

    不仅如此,谢安为吏部尚书的时候,王导的嫡孙王珣娶谢万的女儿为妻,王珉娶谢安的女儿为妻,均夫妻不和。

    谢安鄙薄王珣为人,不惜与琅琊王氏嫡系一支交恶,径自让侄女和女儿离婚改嫁。双方因此不通往来许多年。

    谢安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王坦之之子王国宝,王国宝是谢安女婿,但因谢安厌恶其品行不端而没有委以重任,但王国宝自以门第,不屈就当次等官员,于是依附司马道子并离间谤毁谢安逼得谢安出镇回避。

    当时,王国宝亦向司马道子中伤谢安,并经司马道子传至晋孝武帝那里,致令孝武帝亦对谢安有所顾忌。

    根据以上种种,谢安觉得自己很失败,不过慕容冲与谢家的婚约的早已经定下的,再加上慕容冲出色的才华,谢安很满意。

    但是谢安实在斟酌不清让慕容冲娶谁,谢家适龄待嫁的女子有三位,谢安长兄谢奕的长孙女谢令芬,年18。次孙女谢令和,年17。

    还有一人便是谢安的另一位侄女谢楚衣,年19。

    这次慕容冲生辰夜游秦淮河,谢安也是让自己的夫人刘氏将这三人带了出来。

    刘氏的眼神在谢楚衣身上多停留了些许,这孩子孤僻的很,性子冷淡话少,很少参与仕女间的交际。

    如果说是姻缘安排,刘氏最头疼的也是她,谢安跟刘氏说过自己现在对于家族晚辈的婚事很多都是顺其自然,顺从心意。

    谢安不拘礼法,从来没有想过上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谢家子女中成婚之后离婚的也有。

    谢令芬立在最左首,一身月白色杭绸襦裙,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走动时方显几分光泽,却不张扬。鬓边只簪了支白玉簪,未施过多珠翠,却自显世家嫡长女的矜贵。

    听见刘氏问话,她先微微屈膝行了半礼,动作行云流水,既不失礼也不谄媚。抬眼时眉峰舒展,眼角带着天然的暖意,目光掠过窗外闹哄哄的河景,最终落回刘氏身上,声音温润如浸在清泉里:“叔祖与叔祖母自有考量,侄孙女只知婚约乃是家族信诺。慕容郎君才名在外,今日一见,确是人中龙凤。”

    谢令和挨着谢令芬,性子本就鲜活,早被楼下的热闹勾得频频侧目。她干脆转过身,手肘搭在窗沿上,指尖点着下巴望向楼下,嘴里喃喃自语:“好好看啊!”

    只是房间内本来寂静,谢令和这句话让几人频频侧目,谢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