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名声不显,哪怕收了当朝王爷之子,也未引起江湖波澜。
武当虽未封山,但也早已衰败不堪。
自那几位老前辈在武当离世后,武当再难复当年盛况。
江湖中人自然少有关心这两派收徒之事。
谁又能想到,当朝大柱国的弟弟,竟是青城山门下,而且地位不低。
看眼前这等道士对徐龙象的态度,便可见一斑。
徐凤年递上请帖,缓步走近,向中年道士致歉:“舍弟性情如此,绝非有意冒犯贵山门。”
众人闻言,心中顿生感慨。
青城山果然已悄然崛起。
一旦出山,便震动江湖。
连当朝大柱国对青城山都如此敬重。
中年道士笑容满面,摆手道:“师叔性子我清楚,不打紧,不打紧。”
“若小师叔得知师叔回来,定会欣喜万分。”
“我来为诸位引路吧。”
徐凤年轻轻摆手,道:“不用了,我们对福禄庭很熟悉,先自行前去。”
那中年道人也不多言,微笑着说:“那好,贫道继续在此守门。”
几人随即道别。徐凤年牵着弟弟徐龙象的手,朝福禄庭方向走去。
他叹了口气,开口道:“黄蛮儿啊,虽然你和道剑仙交情不浅,但也不能这般随意,明白吗?”
“若惹恼了道剑仙,可就麻烦了。”
可见,徐凤年对赵凌云极为敬重。
徐龙象拉着哥哥的手,想要加快脚步,却怎么也挣不开徐凤年的手掌。
他急切地说:“哥,不会的,我们快点走吧?”
福禄庭内。
石桌旁,赵凌云与北莽女帝、太平令相谈甚欢。
突然,北莽女帝起身道:“道剑仙,北莽事务繁重,我便先告辞了。”
赵凌云点头应道:“好,不送。”
太平令面露遗憾,似乎还有许多话未说完。
他心中感慨万千,暗想若能再与道剑仙多谈一会,那是再好不过。
哪怕在外奔波数十载,能与赵凌云论道片刻,也胜过千言万语。
赵凌云修为高深,言语之间皆蕴含天地之理。
即便是一只鸟儿常听他说话,也能开启灵智。
更何况是人呢?
能与赵凌云交谈半炷香时间,便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天地洗礼。若有绝世天赋之人,只需一场谈话,便可能悟道突破。
太平令自然不愿就此离开。
正如北莽女帝所言,北莽与北凉已如箭在弦,战事迫在眉睫。
若沉溺于清谈,耽误国事,便是大错。
于是最终起身告辞。
“道剑仙,今日与你一席话,胜过万里跋涉。”
“多谢道剑仙指点。”
赵凌云对这些谢意并不在意,淡然一笑:“无须多礼,你我相谈乃因有缘,无需言谢。”
北莽女帝与太平令再次道谢后,缓缓退出福禄庭。
这时,李寒衣从院中走出,望着北莽女帝离去的方向,轻声道:“居然是她来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赵凌云微微一笑:“有什么好惊讶的?”
李寒衣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是史上第一位女帝,她从后宫之中崛起,手段权谋皆非凡品。”
“可在你面前,却安静如猫。”
赵凌云轻哼一声:“不过是忌惮我的实力罢了。”
李寒衣忽然笑出声:“若北凉与北莽开战,你会出手吗?”
赵凌云摇了摇头:“有徐凤年在,我出手做什么?”
“下下五子棋,不也挺好吗?”
李寒衣轻轻挑眉,眼神里透着一丝忧虑,轻声问:“若北凉战败,北莽趁机南侵,该如何应对?”
赵凌云觉得她有些多虑,便将她轻轻揽入怀中,微笑着说:“小仙女,别想那么多,一切都会没事的。”
李寒衣听后心中稍安,她知道赵凌云既然这样说,那北离一定不会有事。赵凌云又接着说道:“一会儿还有客人要来,你要不要见见?”
李寒衣轻轻摇头,略带羞意地回道:“还是不见了吧。”
“毕竟大婚之前,不太合适。”
赵凌云笑了笑,语气轻松:“随你,不过客人已经快到了。”
听到这话,李寒衣立刻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迅速跳到院落后方,悄悄藏了起来。
青城山。
通往各殿的道路熙熙攘攘,人流不断。
有人搬运物资,有青城弟子带领宾客安顿住宿,唯有一条通往福禄庭的小路,显得格外安静,无人踏足。
这条小路平日无人敢擅自进入,必须提前通报。
然而今日,这条冷清的小路上,竟罕见地出现了两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