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坡镇:地处榆树市南端,南与法特镇相连,西南隔松花江与九台区的上河湾镇、德惠市的朝阳乡相望。清乾隆年间,境域属秀水区,1985年撤乡设镇。这里水资源丰富,渔业和水稻种植是主要产业。大坡镇的松花江鱼肉质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
- 黑林镇:是榆树市的农业大镇,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特色产业有豆制品加工,以黑豆、黄豆为原料,生产的豆腐、豆皮等豆制品口感纯正,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保留了豆制品的原始风味,产品畅销周边地区。
- 土桥镇:位于榆树市东部,以矿产资源和林果业为特色。镇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砂石等,为建筑行业提供原材料。林果业发达,盛产苹果、梨、葡萄等水果,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果实累累,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 新立镇:以机械加工和特色种植为主要产业。机械加工企业众多,产品涵盖农业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特色种植方面,雪莹家庭农场负责人姚雪莹带领周边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成效显着,同时还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豆制品加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 大岭镇:交通便利,京哈铁路、102国道穿镇而过。工业以建材、机械制造为主,有多家建材厂和机械加工厂。农业方面,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同时发展畜牧业,是榆树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 向阳镇:农业产业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粮食种植,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花卉培育等产业。镇内有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和花卉大棚,为市场提供新鲜蔬菜和观赏花卉。此外,向阳镇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兴起,打造了一些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旅游景点。
- 泗河镇:以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玉米淀粉、食用油等产品,原材料来自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商贸流通业发达,有多个专业市场,如农资市场、牲畜交易市场等,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
- 八号镇:是榆树市的蔬菜种植大镇,有“菜田”之称。北沟村现有标准化棚膜蔬菜园7个,蔬菜大棚1070栋,棚膜蔬菜种植面积占全村全部耕地的41%。主要种植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通过订单种植和电商销售等模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民收入显着提高,从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亿元村。
- 刘家镇:水资源丰富,渔业和水稻种植是主导产业。刘家镇的鱼塘众多,养殖的鱼类品种丰富,有鲤鱼、草鱼、鲫鱼等。水稻种植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种植方法,所产大米品质优良,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 秀水镇:三道岭子村2020、2021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这里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形成了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保寿镇:以特色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种植有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作物,养殖有肉牛、肉羊等牲畜。保寿镇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如黄芪、党参等,所产中药材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
- 恩育乡:是传统的农业乡,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近年来,恩育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甜玉米、粘玉米等,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9个乡
- 于家镇:以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要产业。畜牧业以养猪、养牛为主,有多个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林果业方面,种植有苹果、李子、杏等果树,水果品质优良,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周边地区。
- 光明乡:农业资源丰富,以粮食种植和特色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特色养殖有林蛙、大鹅等,林蛙养殖利用当地的山林资源,产出的林蛙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大鹅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谢家乡: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同时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特色种植,如草莓、葡萄等。劳务输出方面,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带回资金和技术,促进家乡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李合乡:以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特色农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