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红山文旅小镇:红山文旅小镇距离牛河梁遗址仅100米 ,是一个以红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小镇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这里有各种特色商店、餐厅、民宿,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购买到具有特色的纪念品。同时,小镇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红山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让游客深入了解红山文化的内涵。
四、古刹、寺庙与道观
1. 建平高山寺:建平高山寺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 ,建于公元1003年,与当时辽中京城同时共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高山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香火旺盛。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有许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寺内的建筑和佛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2. 普善寺:普善寺位于建平县城区,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寺内环境清幽,建筑庄严。寺内设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多个殿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佛像。普善寺经常举办佛事活动,如诵经法会、禅修活动等,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同时,普善寺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的慈善事业做出了贡献。
五、历史遗址
1. 战国长城遗址:战国长城遗址位于建平县烧锅营乡化匠沟村 ,长约7公里,是建平保存最好的一段长城,主要为战国燕文化时期遗存,距今约2000多年 。这段长城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雄伟气势。站在长城遗址上,仿佛能看到古代士兵们戍守边疆的身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战国长城遗址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军事防御、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2. 惠州城遗址:惠州城遗址位于建平县建平镇八家村 ,城址四面环山,东临老哈河支流。这里古城痕迹显着,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惠州城遗址的城墙、城门等建筑遗迹依然清晰可见,城内还出土了许多文物,如陶器、青铜器等。这些文物和遗迹为研究古代城市的建设、社会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六、民俗风情
建平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建平剪纸和绒绣是其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建平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活动等,寓意吉祥如意。建平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了建平县的文化名片之一。
绒绣则是一种具有满族特色的刺绣工艺,它以羊毛为原料,通过绣制的方式制作出各种图案和花纹。绒绣作品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建平县,有许多绒绣艺人,他们传承和发扬着这一古老的技艺,让绒绣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建平县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花灯会、端午节的赛龙舟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七、特色美食
1. 建平碗砣:碗砣是建平县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以荞麦面为主要原料,经过蒸制而成。碗砣口感细腻,质地柔韧,可凉拌、热炒或油炸。凉拌碗砣时,加入辣椒油、醋、蒜汁等调料,味道酸辣可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热炒碗砣则香气四溢,口感软糯;油炸碗砣外酥里嫩,别有一番风味。
2. 建平酸粥:酸粥是建平县独具特色的一种粥品,它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成。酸粥味道微酸,清香可口,具有开胃助消化的功效。在建平县,酸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早餐或主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碗酸粥,顿感清爽舒适。
3. 建平血肠:血肠是建平县的一道传统名菜,它以猪血、肠衣为主要原料,加入葱花、姜末、花椒面等调料灌制而成。血肠煮熟后,口感鲜嫩,味道醇厚。吃血肠时,可搭配蒜泥、韭菜花等调料,味道更加鲜美。血肠通常与酸菜一起炖煮,成为了东北名菜“酸菜血肠”,深受人们喜爱。
八、旅游指南攻略
1. 交通指南:建平县交通便利,国道、高速、铁路纵横贯通 。京沈高铁的开通,更是将建平县融入了首都1小时经济圈。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火车、高铁或长途汽车前往建平县。如果选择自驾,长深高速、101国道等主要公路均可到达。建平县内的公共交通也较为方便,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供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 住宿推荐:建平县内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在县城中心,有多家星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