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俗风情
(一)义县社火
义县社火又称“九龙十八会”,是流传于大榆树堡镇等地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廿三(传说中关公诞辰),各村社火队伍会聚集到镇上表演,涵盖舞龙、高跷、旱船、竹马、抬竿等18种形式,参与者超过千人。
其中“抬竿”最为独特——表演者站在数米高的竹竿顶端,身着古装做出各种动作,竹竿底部由数十人抬行,行走时稳如平地。“高跷”则分“文跷”与“武跷”,文跷表演戏曲故事,武跷则有劈叉、跳跃等惊险动作。社火表演时,队伍前有锣鼓开道,后有秧歌跟随,沿街村民会点燃鞭炮迎接,场面热烈。
(二)满族剪纸与刺绣
地藏寺满族乡的满族剪纸以医巫闾山风光、满族神话为题材,用剪刀在红纸上剪出人物、山水、花鸟,线条粗犷有力,构图饱满。满族刺绣则多用于服饰与荷包,以盘金绣、打籽绣为主,图案多为吉祥八宝、福禄寿喜,色彩鲜艳,针法细腻。当地艺人常将剪纸与刺绣结合,制作成壁挂、服饰等手工艺品,传承着满族的生活智慧。
(三)传统节庆
除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外,义县还有“四月八庙会”(奉国寺庙会),当天香客云集,寺内会举行诵经法会,周边村民摆摊售卖农具、小吃,还有戏曲表演,延续着“以寺兴市”的古老传统。农历六月六“晒红节”,满族人家会将家中衣物、书籍搬出晾晒,据说此日阳光可祛霉避虫,同时举办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活动。
五、特色美食
(一)义县水豆腐
义县水豆腐以当地黄豆与大凌河泉水为原料,制作时将黄豆浸泡后磨成浆,用传统卤水点制,不压制水分,成品嫩如凝脂,盛在碗中可晃动。食用时搭配特制调料——用大凌河虾酱、葱花、香菜、辣椒油调成酱汁,舀一勺豆腐蘸酱,入口滑嫩,豆香与酱香交融,是当地早餐的必备之品。
(二)伊斯兰烧饼
由当地回族师傅创制,用面粉、芝麻、花椒水为原料,面团经反复揉搓后擀成薄片,刷油卷起制成烧饼坯,入炉烘烤至金黄。成品外酥内软,层次分明,咬开后有花椒的清香,可直接食用,也可夹牛肉、油条,是街头常见的风味小吃。
(三)烤全羊
选用本地散养的山羊,用秘制调料(含孜然、花椒、香叶等20余种香料)腌制6小时,架在果木炭火上慢烤,烤至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食用时搭配蒜蓉酱与薄饼,肉香浓郁不腻,是节庆或宴请时的特色菜肴。
(四)闾山杏仁粥
以医巫闾山产的甜杏仁为原料,去皮后磨成浆,与小米同煮,煮至粥体浓稠,加少许白糖调味。成品口感细腻,杏仁香醇厚,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是当地秋冬季节的家常粥品。
六、旅游指南攻略
(一)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
- 铁路:沈山铁路穿境而过,义县站每日有往返沈阳、锦州、北京的旅客列车,从锦州站乘火车至义县站约1小时,票价12元;从沈阳站出发约2.5小时,票价25元。
- 公路:省道鞍羊线、阜锦线贯穿县域,锦州长途汽车站有发往义县的班车,每30分钟一班,车程1小时,票价15元;自驾从锦州出发沿阜锦高速转鞍羊线,约50分钟可达县城。
2. 内部交通:
- 县域内各乡镇均有公交班车,从县城至奉国寺可乘1路公交(票价1元),至万佛堂石窟需在县城客运站乘专线班车(每日6班,票价5元,车程20分钟)。
- 出租车起步价5元(3公里内),县城至各景点可议价,如至万佛堂约20元,至宝林楼约30元。
(二)最佳游览时间
- 春季(4-5月):医巫闾山山花盛开,大凌河湿地候鸟聚集,可赏自然风光,同时赶上四月八庙会。
- 秋季(9-10月):天气晴朗,气温适宜,适合登山与石窟游览,此时闾山红叶渐染,景色宜人。
- 冬季(12-2月):奉国寺、万佛堂等古迹在雪景中更显古朴,游客较少,可静心观赏。
(三)线路推荐
1. 一日文化游:
上午:参观奉国寺,重点观赏大雄殿建筑与七佛造像,建议请讲解员(50元\/次)了解历史背景。
中午:县城品尝水豆腐与伊斯兰烧饼。
下午:前往万佛堂石窟,看北魏造像与元景碑,傍晚沿大凌河湿地公园散步,观日落。
2. 两日深度游:
第一天:奉国寺+万佛堂石窟+县城夜景(广胜寺塔灯光秀)。
第二天:上午赴宝林楼,登山观古刹与天然石洞;下午前往地藏寺满族乡,体验满族剪纸与刺绣制作,傍晚返程。
(四)注意事项
1. 奉国寺、万佛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