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龙家传【1】 > 第222章 龙凤之争(1)

第222章 龙凤之争(1)(1/2)

    与此同时:

    在凤家的具体坐标位置彻底暴露后——

    “烛龙”轨道炮的充能嗡鸣如同垂死巨兽的喘息,穿透前哨站厚重的合金装甲,在指挥中心每个人的骨髓里震荡。龙天指尖最后一道幽蓝指令光流消散的瞬间,主屏幕上,代表凤家祖凰星防御阵列的数百个刺目红点,齐刷刷化为死寂的灰暗。那不是关闭,是抹除,是电子层面的窒息。

    “目标锁定!祖凰星轨道防御阵列节点G7至T12区,绝对坐标已注入!” 龙啸的声音撕裂空气,带着压抑已久的狂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栗,“‘烛龙’!极限过载模式!开火!!”

    嗡——轰!!!

    前哨站外部观测屏瞬间被无法形容的光芒淹没。并非简单的能量光束,而是一道凝聚到极致的、扭曲空间的暗紫色“洪流”。它并非直线射出,而是在脱离炮口的刹那,前端骤然撕裂空间,形成一个微型但致命的跃迁虫洞。

    这道名为“烛龙之息”的毁灭洪流,几乎在发射指令下达的同时,便跨越了数光分的距离,精准地“浇灌”在祖凰星同步轨道上那一片刚刚被龙天强制关闭的防御节点区域。

    没有爆炸的火光,只有无声的湮灭。空间本身如同脆弱的琉璃般向内塌陷、粉碎。那些耗费无数资源、凝聚凤家顶尖科技的轨道防御平台、能量投射基站、预警卫星阵列,在空间结构的崩解力面前,连挣扎的资格都没有。

    它们被无形的巨力揉捏、拉伸、最终化为宇宙尘埃,连带着那片区域的真空背景都仿佛永久性地暗沉了下去。祖凰星大气层外,瞬间出现了一个丑陋的、由绝对虚无构成的“伤疤”。

    祖凰星,凤家万载荣光的核心,此刻正沐浴在毁灭的“光雨”之下。

    龙家反击的獠牙,远不止“烛龙之息”。在龙天提供的、详尽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坐标指引下,早已潜伏在星域阴影中的龙家打击舰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群,骤然亮出獠牙。

    “影武者”(仿生人)特种突袭舰队(小场面聚焦): 十二艘流线型、涂装着最先进光学迷彩的突击舰,引擎喷口闪烁着近乎无痕的幽蓝离子流,如同幽灵般悄然切入祖凰星近地轨道防御圈因“烛龙之息”造成的巨大缺口。

    它们的任务并非摧毁大型目标,而是瘫痪神经节点。舰体腹部无声滑开,数百枚“蜂针”级微型动能钻地弹被精准投射。

    这些弹头尾部喷出细微的、调整姿态的等离子流,如同拥有生命的金属飞虫,无视紊乱的引力场和稀薄大气,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朝着预设的坐标——

    祖凰星首都“栖凰城”地下的核心能源枢纽、全球通讯中继站、以及行星级护盾发生器控制中心——呼啸而下。

    钻地过程:弹头接触地表或建筑顶部的瞬间,前端超密度合金钻头以每秒十万转的恐怖速度启动,伴随着刺耳的高频嘶鸣和飞溅的、被瞬间等离子化的建筑材料粉尘。

    钻头后方,微型聚变引擎提供着持续向下的狂暴推力,无视任何常规工事结构。钻透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岩层和强化合金层后,弹头在预定深度引爆。

    “神经脉冲”效应:爆炸并非追求物理破坏最大化。弹头内装载的是经过龙天特殊调制的、针对凤家能源网络和通讯协议的逻辑病毒与高频EMP(电磁脉冲)复合体。爆炸的闪光微弱,但一股无形的、扭曲的电磁风暴和逻辑乱流瞬间沿着地下管线、能量导管、数据光缆疯狂扩散。

    被击中的能源枢纽,巨大的聚变反应堆输出功率如同醉汉般剧烈波动,保护系统疯狂报警后触发紧急停机;通讯中继站内,海量数据流瞬间被逻辑病毒污染、堵塞、甚至被篡改发送出错误指令;护盾发生器控制中心的屏幕上,代表护盾完整度的曲线如同崩断的琴弦般直线归零。

    结果:栖凰城超过三分之一区域瞬间陷入黑暗,通讯彻底中断,笼罩城市的天穹级能量护盾闪烁了几下,如同肥皂泡般无声碎裂。恐慌如同瘟疫般在黑暗中蔓延。

    “织网者”无人机集群(大场面):在更高的近地轨道,数量以万计的“织网者”攻击无人机,如同迁徙的机械沙丁鱼群,遮蔽了星光。

    它们并非无脑冲锋,而是在龙家舰队中央指挥舰(其核心处理器正被龙天通过天临系统直接接管)的统筹下,组成了一张精密而致命的动态攻击网络。

    集群智能: 每一架“织网者”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节点,但通过量子纠缠通讯瞬间共享战场信息。它们彼此间的距离精确到厘米,飞行轨迹交织成一张不断变幻、覆盖整个攻击空域的立体大网。

    攻击模式: 面对从祖凰星各军事基地紧急升空拦截的凤家“炎雀”战机群,“织网者”集群展现了恐怖的协同性。它们并非各自为战,而是瞬间分化组合。

    “诱饵云”:一部分无人机故意暴露自身能量信号,吸引“炎雀”战机发射的追踪导弹和密集的激光火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切割者”: 在“诱饵云”吸引火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