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哈哈哈,大明 > 第70 章 鱼儿上钩了

第70 章 鱼儿上钩了(2/3)

着每个人的脸,这群人怕就是今后要分利的人。

    马家管事没想到余令这么年轻。

    他以为余令应该是个大汉,毕竟能让艾老大吃亏的人,手上功夫定然不弱。

    没想到竟然这般的年轻。

    “小的拜见余令大人!”

    余令见状赶紧道:

    “别行礼了,也算不得什么大人,也别称呼大人,如不嫌弃,唤我余守心就行,对了,这位大哥怎么称呼?”

    马全闻言真想给自己一巴掌。

    在忠州仗着秦、马两家横惯了,在外面都是别人先介绍,自己之后再介绍。

    忘了余令是主母看重的人,也是商队的接头人。

    这是主母特意的安排。

    这年头天下越来越不安稳了,长安这边有个知根知底的熟人那就是多个保证。

    所以主母在去年会特意给小余大人写信。

    马全给了自己一巴掌,歉意道:

    “小的马全,字保国,土司大人家的一个管事,读了几年书能写写算算,此次专门负责此事。”

    余令一点都不在意谁先介绍谁后介绍。

    虽然朱县令说这是身份的象征,这是尊卑长幼之道。

    但余令觉得真正的尊卑是靠实力,而不是什么先后称呼,当面恭敬,背地里骂人可见的太多了。

    字,保国?

    别说,余令觉得这字起的真好。

    大气而不失文雅,文雅又带着大义,大义里又带着让人侧目的期许。

    “小余大人请放心,这次来的人多,主母也交代了,不可麻烦余家,小的有钱,一会儿都送给大人!”

    余令不解道:“你还带了钱?”

    马全挠着头笑道:

    “走的时候没带,来的路上休息的时候灭了一群贼寇,在他们的山洞里捡了不少钱。”

    余令佩服的竖起大拇指,这个捡用的真好。

    这和艾大哥一样都是狠人。

    艾大哥他从忠州来长安也没带钱,但到了长安后他的钱根本就花不完。

    “走,回家,我给你们接风洗尘!”

    马全点了点头,笑着招了招手,坐在地上的三百多人缓缓站起身,跟着余令,开始朝着余家走去。

    “小余大人,那位刘大人官很大么?”

    余令点了点头:“很大!”

    马全想着刚才那位姓刘的在马背上跟自己说话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自家老爷无论见了多大官员都下马说话,谦虚的很。

    这位姓刘的,简直丢人。

    “有我家老爷官大么?”

    余令一愣,有些不明白保国在想什么。

    但既然他问了,自己得回答,认真的想了想,回道:

    “应该没有,对了,保国大哥你问这个做什么?”

    “太傲气了,我此行代表的是秦、马两家,是给川蜀数万商家打头阵的,见了秦、马两家的我们都不下马……”

    马全冷哼一声:

    “等到今后他们来,还不得受欺负,,这么大的官,竟然连做样子都懒得做。”

    余令闻言不知道如何安慰马全这颗受伤的心。

    “保国大哥,这次来准备呆多久?”

    “准备呆七天,拿到钱七天后我们就离开,等到八月的时候会有人再来,一年两批货,这是当初约定好的!”

    余令点了点头,等八月的货到了,卫所这边应该就会派人出发。

    等到了榆林靠近黄河怕也就是十一二月。

    十一二月的天最冷,估摸着会从结冰的黄河上过去,直达河套地区,然后赶在化冻前再回来。

    就是不知道这次长安府和卫所如何安排。

    浩浩荡荡的三百人到了余家。

    随着一阵阵呼唤,余家的大院子立刻就灯火通明起来,跟着余家的妇人们举着锅就来了。

    “保国大哥,时间有点晚了,今晚先吃面条垫一下,明日派人去长安,给咱们做点好吃的……”

    “没事,面条就挺好。”

    ……

    余家在做“大锅饭”,高知府家的私宴酒兴正酣。

    这次来赴宴的都是长安官员,有同知,有朱县令,就连卫所的刘州也在酒桌之上。

    端起一杯酒,高攀喜语重心长道:

    “诸位,长安和川府商道已开,这是今年的大事,今年九月我们就要跟河套各族做生意了!”

    说着,高知府把目光看向了刘州。

    刘州朝着众人拱拱手,接着说道:

    “总督年前来信,镇守安边、定边、靖边三边的将士已经快二月没发军饷了!”

    “三边关乎在座的每一个人,这次交易就是给将士们筹军饷的,所以不容有丝毫的岔子。”

    见众人面露凝重,高知府笑道:

    “我知道这个是很苦,总督也知道很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