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22章 亦官亦贼

第222章 亦官亦贼(1/2)

    “陶使君去了青州,而刘使君却来了徐州……”

    被刘备直接道破,臧霸显得有点尴尬,但却敏锐的抓住了重点:“两位使君这是在……”

    说到一半,臧霸闭上了嘴,躬身向刘备行礼:“臧某愿助使君平定徐州!”

    话锋转得极快,反应速度令人惊叹。

    张飞眼睛都瞪大了,惊奇的看着臧霸:“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臧霸并未回应张飞,依然向刘备低头施礼。

    很显然,臧霸已经看明白了刘备和陶谦的合作方式——若是不想被灭口,那当然得赶紧改口。

    刘备颇有些佩服的拱手还礼:“宣高方才说欲取钱粮助陶使君,想来是知道此车队的来历?是谁取了郯城财货?”

    “乃王朗指使其族弟王松寇了郯城,臧某本在此设伏,想取之资举义军,却没想到使君抢先一步……”

    臧霸显然是个果断的人,做了决定就不再纠结,答话时便如刘备下属一般。

    “竟是王朗掠了郯城?”

    刘备倒还真没想到王朗能干这事。

    “王朗族中为寇可不是第一次了……使君或许不知,这徐州不少宗族皆分两支,一支为士,一支为寇……”

    臧霸指了指身后的山峰:“此地名为三公山,王家在山中设有营寨,其旁支王松便在此山为寇。而且,王松与王朗已是出了五服……使君想必能明白此意。”

    刘备当然能理解这个路数,这其实也不是徐州特色,大汉各地都有类似的操作。

    主宗为名士,旁支做宗贼,以名士护贼,以贼养名士。

    即便旁支出了事也无所谓,反正也已分家几代,不在三族内,对主宗没什么影响。

    臧霸看起来对徐州各家都很熟悉,刘备目前正需要这样的帮手。

    “宣高,你若取了钱粮,又有何打算?”

    刘备抬头看了看这三公山,问起了臧霸原本的计划。

    臧霸犹豫了一下,放低了声音说道:“臧某本欲取此山为营,广施钱粮放出风声,诱泰山诸贼来此……”

    “引泰山贼来劫你?为何?”

    刘备对这计划有了兴趣。

    “伏击泰山贼首,揽其部众为己用。”

    臧霸答得简略,但没藏着掖着。

    “这么说来……泰山贼中还有你的内应吧?宣高在泰山也小有名气,若泰山贼首来劫你,便是失义无道,只需诛杀无义之辈,便可取而代之控制泰山贼。然后……”

    刘备笑了笑:“你以兵为筹投效官身,控泰山贼……与王朗族内一样,你做官,你兄弟做贼?”

    臧霸呆住了。

    这确实是他的计划,一点都没差。

    臧霸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愣愣的看着刘备,苦笑了一声:“使君慧眼如炬,臧某不再……”

    “这计划不错,就这么干!”

    没等臧霸说放弃,刘备话锋一转:“这里的财货归你了,粮食我带走一半去安抚郯城。你要做泰山之首便去做,待青徐平定,我便举你为骑都尉。”

    “啊……啊?”

    臧霸惊了,颇有点难以置信:“使君……为何?”

    为何明知道自己要一边当官一边做贼还同意此事啊?

    “因为我本就打算让益德这么干的……但你在泰山人面熟,确实比益德容易。宣高,我先辟你为青州刺史部奉义从事,望你奉公守义举兵诛贼,莫要让我失望。”

    刘备从怀里摸出一条丝带塞到臧霸手里:“此间事了,便来郯城寻我。待你立下战功,我便上表将你举荐入朝。”

    这丝带是辟官的绶带,也就是常说的‘印绶’中的‘绶’,征辟属吏的时候常以绶带为凭证,待正式上任,便会用此绶带绑扎印鉴。

    臧霸是真没想到……

    哪个上官能允许手下一边当官一边当贼的?

    臧霸本来已经打算正经效力了,没想到刘备说破了他的计划却仍然表示认同。

    看着手里的绶带,臧霸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徐州那些亦士亦贼之家便交给你了,我要取粮食与土地安抚饥民,宣高知道该怎么做吧?”

    刘备见臧霸发愣,又问了一句。

    “属下明白。”

    臧霸回过神来,将绶带小心的放入怀中,低头抱拳:“必不会令主君失望……只是……”

    “只是什么?”

    刘备脸上又有了笑意。

    “臧某有妻儿在泰山华县,犬子年幼,如今臧某欲谋泰山贼首,恐家小会有危险,不知主君可否庇护臧某家小?”

    臧霸咬了咬牙,拱手躬身把话说开。

    “你若放心不下,可以把妻儿送往平原。”

    刘备看向臧霸的眼光充满了欣赏,但却摇了摇头:“但你家人若无危险,便无需如此,孩子是需要父亲的……宣高,我的袍泽皆是肝胆相照的弟兄,我这里没有掳人胁命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