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岛上的农业并不发达,大多数都是靠着沿海的居民出海捕鱼,维持着生计。
在大明封海的这几年,四国岛的人口迁徙到本州的更多。
常茂联合海军,已经在外海待了两天,将领们全部聚集在帅船之上。
“这次攻打四国,本将打算以第七师作为主攻。
山阳卫,平壤后卫分东西两路一起进攻。”
“分兵?”
这是兵家大忌,第七师是常茂直接统率,山阳卫和平壤后卫两名指挥使提出了疑问。
“对,就是分兵,这次攻打四国,第七师会在外面牵制住大部分敌人。
你们快速反应,扫荡四国。”
常茂作为主将,有着发言权和决策权。
“是,末将领命。”
作战的命令下达, 山阳卫和平壤后卫和常茂分兵。
第七师与海军的战船向四国继续前进。
来到登陆地点后,上面早已经部署了数千名倭国士兵。
这些士兵发现了远处的战舰,躲在了战场射程之外。
倭国将领指着大明的战场骂道:“这些大明人仗着自己船坚炮利,总想轰开咱们的港口。
一会让他们打,你们在大明士兵登陆后再冲出去。”
“是,将军。”
倭国有了对付大明的办法,反观海军这边,朝着岸上发射了几轮火炮后,登陆战船向着海岸前进。
第七师官兵手持火铳,三眼铳等武器,等待着登陆的命令。
当登陆战船抵达港口,士兵向着海岸冲锋,倭国将军大喊,“冲啊,勇士们,击溃这些大明人。”
倭国的士兵举着盾牌,一窝蜂的冲锋。
第七师先遣第一团的团长已经在滩头建立了临时的阵地,看着冲下来的倭寇,笑道:“大家沉住气,放近了再打。”
这种抵近射击,大明士兵们屡试不爽,只要射速够快,这些倭寇根本就冲不过来。
“杀啊!”
倭寇们看着大明士兵没有什么反应,兴奋的向前冲击。
当来到射击范围的一半后,先遣团开火,火铳冒着白烟,不断的射击。
前排的倭寇连个反应都没有应声倒地。
随着倭寇们冲击的速度很快,连长指挥士兵投掷了手雷。
大面积爆炸让倭寇死伤惨重,当热武器遇到冷兵器,只有一方挨打的份。
先遣团的损失几乎是微乎其微,冲下来的上千名倭寇被屠杀殆尽。
指挥战船上的所有海军将领都已经看傻了,这种作战方式他们没有遇到过。
而且只有一千多人的先遣团在不到一个时辰消灭了一千多头倭寇。
自身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常茂叼着一根木棍,马上下达了命令,“让第二团火速支援第一团。”
“是,师长!”
第二团已经在紧张的登船,岛上的倭寇将领一边跺脚一边大骂。
“这些该死的大明人,火器如此的厉害。”
“将军,怎么办?敌人还在运输士兵,咱们就算在冲上去一千人也不管用啊。”
“撤,咱们撤,布置陷阱,咱们在山林里面阻击敌人。”
倭国人相当的狡猾,既然正面攻击不行,那就是玩一些阴的。
第七师的官兵用了一天的时间,全部登陆上岸,倭寇们没有继续攻击。
常茂在上岸后,马上指挥士兵建立了临时的指挥所。
这种现代打法,都是朱重十言传身教的结果。
“第一团向东边摸索前进,第二团和第三团作为预备队。
第一旅随师部一起前进。目标是三津滨,拿下这里四国的门户已经打开。”
“是,师长。”
常茂一改常态,以第一团摸索前进,敌人布置的陷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团上报给了常茂后,大军抓了数百名倭国人开路。
在一路上死伤了上百倭国百姓后,大军终于抵达三津滨城下。
说是城,还不如大明一个地主建立的土堡厉害。
远处低矮的城墙,上面站着的倭国士兵,十几门小型火炮。
常茂马上召集了第七师团级以上的军官进行作战部署。
明天四面包围这座城,一个活路不留!
“第一旅负责主攻,第二旅将所有火炮支援给第一旅。
第三旅作为总预备队。”
“是,师长!”
“咱们火炮充足,不要吝啬不用火炮,给老子炮轰三津滨!”
“是,师长。”
拂晓,大明数百门火炮早已经准备妥当。
当中军一声令下,数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大明的火炮有着各种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