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唐朝的昏君,怎么这么多?”
“看来唐朝的强盛,是全靠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基础,几代之后就耗尽了底蕴!”
孔子抬头看着天幕,皱着眉头说道。
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前期,在之后就没什么厉害的明君了。
【这位可以说是非常典型昏君了,他就是唐懿宗李漼!】
【李漼,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他的统治被后世视为唐朝加速崩溃的关键时期。】
“李漼又是谁?”
唐宣宗李忱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说道。
在他之前可没有唐懿宗这号人!
【李漼生于833年,原名李温,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
【859年,唐宣宗李忱因长期服用丹药导致健康恶化,最终暴毙。】
【李忱生前并未明确册立太子,且倾向于立第三子夔王李滋。】
【但在宣宗弥留之际,掌握禁军大权的宦官王宗实等矫诏,拥立宣宗的长子郓王李温为帝,并改名为李漼。】
【这再次体现了晚唐宦官对皇位继承的巨大影响力。】
“什么?”
“竟然是李温这个孽子!”
唐宣宗李忱顿时一愣,随即勃然大怒地说道。
他没想到,这个昏君唐懿宗,竟然就是他的儿子李温!
“这唐朝的宦官倒也有意思,这么喜欢给皇帝改名字?”
曹操看到这里,哭笑不得地说道。
这时候估计唐宣宗也懵了吧?
【李漼是晚唐着名的奢侈皇帝,他酷爱音乐宴游,宫廷生活极尽奢华,供养的宫廷乐工多达五百人。】
【他经常出游,随行队伍动辄十余万人,耗费巨大。】
【他极度崇信佛教,在宫中设讲席,亲自唱经。】
【李漼为迎奉法门寺佛骨舍利,举行了空前盛大奢华的仪式,仪式持续数月,金银珍宝铺路,举国动荡。】
“哼!”
“朕好不容易灭的佛,都让李忱和李漼这对父子给重新繁盛起来!”
唐武宗李炎看到这里,恨的牙痒痒,攥紧了拳头怒声说道。
对于佛教,他是极度厌恶的。
对于李漼如此推崇佛教,他也是很不理解。
【李漼将大量精力放在享乐和佛事上,对朝政则相对怠惰。】
【他将政事主要委任给宰相,但所用非人,导致政治腐败加剧,贿赂公行。】
【他宠信驸马韦保衡和宦官,韦保衡等人恃宠弄权,排斥异己,加剧了朝政混乱。】
【此外,李漼对宠臣、乐工、僧侣的赏赐极其丰厚且随意。】
【尤其是同昌公主出嫁和病逝时的赏赐、耗费更是骇人听闻,严重消耗了国家财力。】
“这岂不是一个小号的隋炀帝?”
唐太宗李世民以手扶额,极度无语地说道。
又一个败家子!
大唐是真要完了!
【李漼的奢侈挥霍和怠政,加上地方官吏的贪暴,使得本已沉重的赋税负担雪上加霜,导致民不聊生。】
【在其统治期间,爆发了两次规模巨大的起义。】
【浙东裘甫起义,是唐朝后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动摇了朝廷的统治根基。】
【而桂林戍兵起义,是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兵变。】
【原驻守桂林的徐州籍士兵因超期服役不得归乡而哗变,在庞勋领导下发展成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波及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这次起义,被认为是十年后黄巢大起义的预演和前奏。】
“黄巢要来了?”
“这黄巢怎么会和我们一个时代!”
“完了!大唐要完了!我们也要完了!”
……
天幕下,世家门阀们听到黄巢的名字后都是一惊,随即浑身冰凉,纷纷惊声说道。
他们之前知道黄巢是唐朝晚期的,但是没想到就在十年后。
那个“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快要来了!
【李漼极度宠爱女儿同昌公主,公主出嫁时赐钱500万缗,相当于全国年税收的三分之一,公主的府邸门窗镶满珍宝。】
【同昌公主病逝后,李漼悲痛欲绝,不仅以最高规格下葬,还迁怒于御医,处死二十多名御医并逮捕其亲族三百余人,引发朝野震动。】
【他甚至还为公主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耗费巨大。】
“这也太过分了!”
“宠女儿也不是这样宠的!”
唐太宗李世民脸色铁青,对着天幕怒声说道。
他可以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宠女儿,对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都是极为宠爱,有求必应。